图为焦晓燕(左一)等专家正查看黄瓜长势。
本报记者 范 珍摄
5月8日,记者同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到曲沃县史村镇秦岗村的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基地,远远地便看见十几个红色尖屋顶的小房子整齐分列在马路两旁。
走进村民陈志虎家的小房子,穿过一条小小的甬道,眼前一亮:整个蔬菜大棚一片碧绿,在苦瓜和黄瓜套种的枝蔓上吊挂着无数鲜嫩的果实。他高兴地说,黄瓜今年已经收了快6万元钱,苦瓜估计还能再收1万多元。
陈志虎的蔬菜大棚高收益,得益于省农科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在曲沃县大面积示范推广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而被村民亲切称为焦老师的人就是该所副所长、研究员焦晓燕。由于传统的温室大棚水肥管理方式不仅造成水肥和劳动力的浪费,而且由于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和土壤退化导致土传病害频发,致使蔬菜品质下降。多年来,焦晓燕带领她的团队深入曲沃县项目示范区,与菜农吃住在一起,总结出一套设施蔬菜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并推广应用。
村民赵丽琴的蔬菜大棚里,套种的黄瓜已经收获完,只剩下蜿蜒缠绕的苦瓜,一个个绿油油的果实悬挂在半空中。焦晓燕仔细查看了苦瓜的长势,对记者介绍说:水肥一体化技术就是把水和肥料直接施到蔬菜根系,避免了水和肥的浪费,还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病率。记者了解到,该项技术相对传统膜下沟灌施肥每亩可节支增收4500多元。目前,该技术在曲沃县设施蔬菜科技园区示范推广达1.5万多亩,有1.6万农户受益。
赵丽琴深有感触地说:有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我们每年的大棚蔬菜都长得特别好,真是用科技种地才靠谱啊!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