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沪南荔子深。”杨梅在1987年就被定为浙江省余姚市的市果,每年杨梅成熟季节,6月26日前后举办的余姚杨梅节是当地最盛大的农业节日之一。
杨梅之乡的紫红色6月
余姚是我国杨梅的发源地之一,从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在7000年前当地就有野生杨梅原种,人工栽培杨梅的历史也已有两千多年。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余姚就获得“中国杨梅之乡”的称号,是唯一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杨梅产地。
丈亭镇是余姚杨梅的主产区,杨梅种植面积2.6万亩,占山林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其中投产面积近2.3万亩,常年总产量1800多万斤,是当地农业的主导产业,可以说丈亭村村有杨梅、户户种杨梅,梅溪村更以杨梅为村名,十里梅乡是丈亭的真实写照。
丈亭杨梅以浙江四大良种之一的荸荠种为主,采收期约为20天,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初,这是丈亭镇每年最热闹、最忙碌的时候。大批外地游客涌入丈亭,品尝、采摘新鲜杨梅,外地采购商纷纷进山收购,杨梅山下搭满了临时收购棚。山路上经常可见杨梅紫红色的汁水,公路两旁接连不断的是杨梅采摘园的指引牌和宣传画,整个小镇都浸润在酸酸甜甜的杨梅味道中。
为了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住,丈亭镇大力实施杨梅旅游精品景点建造工程,陆续推出、升级了一批观光景点,并完善和配套基础设施。目前,全镇已建成杨梅观光景点34处,还增添了餐饮、垂钓等项目,近五年来,丈亭镇年均接待杨梅游客10万人次左右,综合年产值超过1亿元。
怎样把“活”杨梅卖到全国
丈亭镇镇长汪长海把新鲜采摘的当地杨梅称作“活的杨梅”,丈亭杨梅肉厚、核小,色泽乌紫透红,果质细而柔软,甜津多汁,多次获得省、市级“十大精品杨梅”等称号。
然而杨梅“一日味变,两日色变,三日色味俱变”,保鲜时间极短,不易长途运输,而且生长周期短,从上市到下市一共20天左右。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杨梅销售的时间、空间范围都受到很大限制,梅农的盈利水平也很难大幅度增长。怎样让更多的人吃到“活的杨梅”?
2008年,一位北京客商向丈亭镇梅农孙来达订购了一批杨梅,他把杨梅用泡沫箱装好,加上冰块,小心翼翼地交给客人。然而第二天杨梅到了北京后却已经出水变质,客人很不满意,孙来达只好退还了一半的货款。从此之后,他就开始琢磨杨梅的包装,江浙附近哪里产杨梅,他就主动联系去学习、参观,还在网上搜集各种生鲜农产品的包装和物流运输方法。
2009年,孙来达注册了梅老大杨梅专业合作社,并开始和顺丰快递合作,做到江浙沪皖地区当天采摘,当天送达,全国其他城市次日送达。2010年,合作社的销售范围突破了江浙沪皖,卖到全国。
为了研究保鲜技术,合作社先后投入80多万元,用于基地和包装车间升级,建造杨梅专业保鲜冷库,成立杨梅保鲜研发中心,形成了分拣、预冷、真空包装、加冰、装箱的统一包装流程,包装用的泡沫箱盖上还细细地包着一层锡箔,以更好地保温。技术的突破使杨梅的保鲜时间可达22天,余姚杨梅不仅能空降全国,还开始走向世界。2012年,梅老大杨梅卖到了中国航天基地,走上了神九、神十飞天的庆功宴。2013年,“梅老大”冷链包装成功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去年的杨梅季,合作社的销售额达到了80多万元,已经成为丈亭镇规模最大的杨梅专业合作社。孙来达告诉记者,杨梅全身都是宝,杨梅叶子、树皮可入药,杨梅果可以酿酒,还能制成蜜饯,他下一步打算研究杨梅的深加工,延长梅农的盈利期。(李竟涵)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