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是一个发展迅猛、极具潜力的经济大县,县域经济发展全省领先。近年来,河曲县委、县政府以转型跨越强农富民为发展思路,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城乡生态化等为目标,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不断加大农村改革发展力度、政策扶持力度和科技驱动力度,三步棋闯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种地农民收入奔小康的新路子。
位于晋西北的河曲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辖4镇9乡340个村,总人口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一手抓移民进城,一手抓科学种田。该县投入6000多万元实施脱毒种薯繁育推广,采用现代生物克隆技术的马铃薯制种企业为龙头,以国内领先的自主创新的脱毒种薯繁育推广体系为纽带,以山区千家万户为基地,以农民合作社为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以农技、农机、储藏、加工、销售等环节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全县脱毒种薯普及率由20%提高到80%以上,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在规模化传统山药蛋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农民群众迸发出高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赵家沟乡的村干部算了一笔账,种植新培育的脱毒马铃薯,亩产增加750公斤,每亩纯收入约在千元,现在赵家沟村的农民不仅把本村的3000亩土地种满,并转包了邻村的2000多亩土地,还转包了五寨等县的300多亩土地。还有的农民自己投资平田整地,仅赵家沟村近两年就平地100多亩。农民的种地投入积极性空前高涨,购买优种和农机具的农民明显多了,赵家沟村赵圈师去年一户就投入60万元,从本县和邻县5个村租赁800多亩荒地,办起了家庭农场,靠种马铃薯赚得盆满钵满。目前,在河曲农村已涌现出户均50亩以上的微型家庭农场791个,其中100亩以上的60多户,最大的达到千亩。对于家庭农场和脱毒种薯产业,该县县委、县政府要继续稳定加大扶持政策,重点在种薯品牌建设、品种开发、金融服务、农业保险服务、行业协会、现代流通方式等多方面加大支持服务力度,并出台配套扶持办法。
与此同时,今年该县县委、县政府还要重点扶持全县种草养畜、小杂粮生产、设施农业、露地蔬菜、特色种养和林果产业。采取总体设计与典型引路相结合,认真总结和推广典型村、典型户的经验。要充分发挥引黄灌溉工程的命脉作用,规划建设配套工程。要加大力度落实总投资2亿元,涉及文笔镇大东梁、沙畔、坪泉、焦尾城四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要在灌区范围内培育各类典型,发展各类产业,为实现全县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达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