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忻府区推广种植张杂谷成农民致富支柱产业
时间:2013-08-21 00:26:48来源:作者:张海

忻府区在小杂粮生产中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而且在全区耕地面积102万亩中旱地面积就占52万亩,小杂粮发展空间巨大。但是,受品种退化和干旱气候的影响,传统谷子的产量和效益一直不高,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2011年刚刚上任的忻府区区长赵志伟在区农委主任徐建文的陪同下调研我区农业种植情况,进村入户与村民座谈,到田间地头观摩长势情况,通过走访调研认为旱坡地种植张杂谷大有可为,并建议引进试种。2011年秋在三交镇召开了全区推广张杂谷的工作会议。会上区长赵志伟得知在大旱之年张杂谷亩产800斤以上,实现亩均增收500多元激动的说,张杂谷产量高、适应性广、省工省时,给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种植张杂谷确实是一条带领群众发展旱作农业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在会上提出了张杂谷推广的具体建议:一是对丘陵、山区搞张杂谷种植纳入了良种补贴范围,免费提供谷种。二是以奖代助一台谷子精量播种机同时对连片种植100亩以上的村开展高产竞赛活动并进行奖励。三是免费为农民编印张杂谷种植手册,做到人手一份。四是为农民开展各种新式的技术培训。五是培植壮大张杂谷加工、销售经纪人队伍。在上述政策的实施下,从2011年试种张杂谷到2013年推广种植23362亩,形成了一年上千亩、两年上万亩、三年翻翻上的喜人局面。其主要措施为:

一、大力宣传,激发农民群众种植热情。为解决农民对张杂谷认识不足、种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忻府区通过多种途径帮助群众转观念、换脑子,实现从要我种到我要种的转变。区农委联合市电视台拍摄了推广张杂谷的宣传片黄土坡上五谷香,非洲十国种植、贸易官员一行17人来到忻府区考察学习张杂谷,并分别在市电视台播出、忻州日报报道。每年开春忻府区都要举办大型张杂谷培训会,农技人员到各乡镇举办张杂谷培训班,通过实物展示、种植户讲述,专家讲解、现场座谈等方式,加深了农民群众对张杂谷的了解;区农委组织开展了张杂谷种植现场观摩培训活动,让种植户现身说法,品尝张杂谷小米粥,帮农民算好张杂谷种植的明白帐。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了农民的顾虑,使群众对张杂谷的品种优势、种植前景和可观效益有了直观的认识,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种植热情,2012年张杂谷销售价格在1.5元/斤2.3元/斤,而且平均亩产达到800斤,比常规谷子增产一倍,总增收1380元,仅此一项为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2元。

二、示范带动,让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种植。在推广张杂谷过程中,忻府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以种植基地为依托、以种植大户为示范,带动农民积极种植。两园三基地中的清泉张杂谷展示园,展示品种8个,展示面积141亩。其中:张杂谷3号、5号、6号、8号、9号、10号、晋谷21号、朱砂谷统一施肥量,统一追肥量,统一管理,严格种植规程,使基地成为张杂谷种植的样板田和辐射源,到谷子成熟时让农民在种植的田间地头亲眼看看新品种的长势、估估新品种的产量,尝尝新品种的米质。在现场由技术人员现场测产,让地头的农民见证杂交张杂谷的神奇。通过展示推广我们为张杂谷在干旱山坡地找到了家,为山区农民增产增收找到了金钥匙。2012年区长赵志伟把推广种植张杂谷作为振兴忻府区杂粮产业的重点工程,并列入区政府强农惠民富民三个二十实事之一。2013年杂谷种植全区形成100亩以上的村90个,其中千亩村有2个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强化服务,让农民群众放心种植。忻府区农委和各乡镇积极为张杂谷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做到四帮,即:帮资金,区政府将张杂谷纳入农业良种补贴范围,三年全区发放张杂谷良种补贴200余万元。帮农资,区农委积极联系张杂谷种子、张杂谷专用除草剂、复合肥,为农民及时下种提供保障。帮技术,印发《张杂谷种植技术手册》12000份,在种植乡村开办专题技术讲座,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乡村进行技术指导400余次,开通张杂谷种植咨询服务热线,随时接受农民咨询。帮加工销售,对规模较大的谷子加工销售合作社进行10万元补贴,保证农民产得下,售得出,买的好,成为农民致富新的一项支柱产业。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