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武隆:“80后”返乡创业带头人杨光兰 办起养殖合作社
时间:2013-09-18 00:11:13来源:作者:刘毅
(通讯员余川)清晨,初秋的天,仍透着朦胧的霞光,武隆县白云乡红星村界碑组的欢腾畜禽养殖场里面却早已是灯火通明,笔者来到圈舍旁边,只见一个身穿红色上衣的年轻女人一边给猪喂食,一边哼着小曲,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小的笔记本记录猪的食情况。

她就是此次的采访对象,武隆县白云乡欢腾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创办者,“80后”返乡创业带头人——杨光兰。

不当老板 返乡创业

1998年,初中刚毕业不久的杨光兰,在县城客运站当起了售票员。因工作强度大,薪资待遇低,五年后,杨光兰决定南下广东,在东莞的一家电子工厂里做工。随后,杨光兰辗转做过制衣厂工人、副食店老板等工作,漂泊在外的艰难与孤独,令杨光兰萌生回乡创业的念头。

在外辗转14年后,今年年初,杨光兰决定返乡创业。杨光兰说,现在的生活水平不段提高,就单凭打工赚钱这点工资来养家糊口还有些紧缺,虽说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小小的副食店补贴家用,但生活也是捉襟见肘,加之自己现在是一个孩子的母亲,由于不为自己,也该为孩子着想。就在杨光兰没有主意的时候,听说政府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有很多优惠政策,杨光兰便决定回家搞养殖。

认准目标 勇往直前

综合考虑家乡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杨光兰想养牛,“本钱太大”自己没有那个经济实力;养羊没有山场;养鸡、鸭、鱼呢;家乡的水源条件并非上上之选。最终,杨光兰选择了喂猪“我家里一直喂着猪,只是多少而已,加之,我对猪还颇有些了解,不需要太多的水和山场,也是对我来说最合适不过的了。”

虽然猪场建了起来,但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啊!为此,杨光兰不分白天黑夜学习养猪知识,从种猪的选择、疫病的防控……到饲料品牌的配方选择,都认真记载笔记和网上查询;还到附近的养猪场(专业合作社)学习养猪技术,并请来县畜牧局及乡畜牧兽医站的技术员到猪场给他们传授技术指导。当年,猪场规模面积达600多个平方,种猪20多头,生猪300多头已出栏100多头,目前,她净赚了5万多元。

日前,杨光兰申请到了养殖微型企业的名额,政策补尝甜头使她更加坚定干事创业,养猪致富的信心。

致富带头“猪倌梦”

现在猪场刚刚起步,处于创业阶段,所以现在的打算是等稳定后再扩大养殖规模。

“我希望想法不单是养猪,更要发动周边的农户参加投资入股,通过开拓市场,办猪肉加工店,实行养、供、销一条龙服务,做出自己的品牌,红遍周边的城市,甚至出国。当然,这只是我现在不成熟的想法,也许是一个梦而已,我知道,这样的想法离我遥远,但我会一步步靠近我的理想的。”杨光兰摸着脑袋含蓄地说。

在杨光兰的帮扶下,周边群众的养猪热情空前高涨。目前,全乡养猪户达400多户,生猪出栏约8500多头左右,养猪成该乡的主导产业。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