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无有坡上“枣”到的财富
时间:2013-10-09 00:37:30来源:作者:张海
通讯员丁艳红 陶茂

  在应城市城北办事处西十村,有一片100多亩荆棘丛生的荒山,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无有坡”。如今的“无有坡”满目苍翠,枣树陆续挂果。从开荒种树到挂果,让荒山变成“金窝窝”,陶双明用了3年时间。

  枣园里种有8000棵枣树,其中有7000棵冬枣,其余的是子弹头和蜜枣两个品种。“子弹头”8月15日第一批上市,冬枣9月中旬上市。

  昨日,在枣园基地,陶双明向游客推介一种叫做“子弹头”的品种:“形状像一个子弹,子弹头最大的优点是口感好,外观好看,比较甜。”

  2011年,57岁的陶双明从村干部的岗位上主动退下来。干部不当了靠什么为业?他把目光投向“无有坡”,花120万元种枣。

  种枣的消息不胫而走。120万元投进荒山,能收回来吗?村民为他捏了一把汗。

  陶双明心里有底。每当看到一辆辆旅游大巴经过他们村驶向汤池和国家矿山公园风景区,陶双明做观光农业和旅游经济的念头油然而生。

  种什么好呢?陶双明到河南、安徽、四川、山东考察一圈,最终在山东找到项目,并从枣农身上取回一套“种枣经”。他说:“这是第二代山东冬枣品种,皮薄、肉脆,抗虫、抗病,而且易管理,肯结果。市场看好。”

  在3个儿子的支持下,陶双明请来挖掘机将荆棘杂树挖走,在每个枣树窝里埋上菜饼和农家肥,备好排灌设施。

  3年来,园里的枣树一天天长大,村民的质疑声也渐渐少了。今年特大干旱仍有3000棵枣树挂果。

  陶双明夫妇注册商标,成立“蒲阳冬枣农民合作社”,并计划在园里套养家禽,搞生态养殖,发展观光采摘农业,带领乡邻致富。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