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我们今天是来领分红的
时间:2013-12-12 00:14:19来源:作者:柯静

  

“我们今天到合作社是来领分红的。加入合作社比自己种地省事,挣钱也多。”11月29日,在河北省无极县泽康农业合作社的办公楼内,入股该合作社的当地村民袁联营说。与袁联营一样,一早赶来合作社分红的还有30余人。

袁联营是无极县袁流村村民,今年年初,他将自家7亩多地租给了合作社,并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成为该合作社的一名“小股东”。袁联营说:“今年年初我从合作社领土地租金与预分红总共七八千块钱吧。闲暇时间我还能到合作社中打工,打工挣钱按天算,一天50元左右,一年下来又能收入几千元。”

泽康农业合作社总经理刘虎雷说:“这次分红是‘二次分红’,合作社每个生产年度都有两次分红,第一季度的‘预分红’与末季度的‘二次分红’。‘预分红’是根据常年销售情况提前按照一定比例把钱分给成员,‘二次分红’则是在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根据销售效益再次分红。”

“目前,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形式入股合作社的成员有3100多人,辐射五个乡镇。这次分红从11月18日就已开始,每天都陆续有成员来领钱。”刘虎雷说。

据介绍,泽康农业合作社自2010年6月成立至今完成土地流转3.2万亩,已建成五个不同特色的园区,分别种植红薯、牛蒡、蔬菜等。合作社设理事会、监事会,下设办公室、财务部、生产部、营销部、培训部等职能部门,并于2012年、2013年先后成立工会、党支部。

多名成员直言道,最初合作社成立时都很担心,把自己的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等于把自己的饭碗给了人家,万一有什么差错,经营不好,连吃饭都保证不了。

“规模种植在于掌控市场话语权。”泽康合作社理事长刘建堂坚信这一点。对此,成员们表示,“我们也知道种红薯发财,但要是自己种红薯没有销售渠道就卖不出去,所以不敢种。合作社种植的面积大,收获的时候客户都来抢,好卖。”

在合作社的牛蒡种植区,田间几台机器正在进行收获作业,数十名临时雇来的村民将一根根牛蒡挑选、打捆。正在组织作业的无极县大户村村支书翟彦国说:“这东西拔不出来,必须有机器,一家一户搞不成。”

刘虎雷算了笔账:“我们一亩地产牛蒡约6000斤,产值在7000元左右。一亩能赚三四千块钱。之前农民种小麦玉米一亩下来收入在1000元左右,这其中还包括他们的人力成本。”

刘虎雷说:“不仅牛蒡,合作社种植的红薯、甜瓜等作物,采取了先签订单,再以保护价收购的方式销售,从而确保了合作社的收益。明年我们还会增加深加工环节,延长利益链。”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