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王君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上的报告
时间:2013-12-12 00:14:20来源:作者:李敏

2011年圆满完成预定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主题、围绕主线,着力推动转型跨越,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立足扩大内需,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00亿元、增长28%;持续扩大消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50亿元,增长17%。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稳定拓展外需,全省进出口总额完成147亿美元,超历史最好水平。与此同时,煤销、太钢、焦煤、潞安、阳煤、晋煤、同煤等7户企业销售收入均超过千亿元,省属国有大企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11年,全省经济在2010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预计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增长13%左右;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2261亿元、1213亿元,均增长2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7680元、5500元,增长13%、15%左右。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大西客运专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新增高速公路1003公里、通车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新改造国省干线527公里、农村公路2972公里;运城、大同机场改扩建和吕梁、临汾、五台山机场新建工程进展顺利。35项应急水源工程全部建成,引黄北干工程如期实现引水到大同、朔州的目标,大水网工程全面启动,规划五年投资1000亿元的水利建设高潮正在兴起;新增电力装机800万千瓦;省城十大建筑全部竣工;"一核一圈三群"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转型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方式转变迈出新的步伐。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整合重组和技术改造。彻底告别了小煤窑时代,进入了现代化大矿时期。整合重组效果进一步显现,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分别达到8.6亿吨、5.8亿吨,再创历史新高;煤炭价格稳中有升,煤炭行业效益稳步提高,上缴税费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3%;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全面启动非煤矿山、焦化、钢铁和水泥等行业的整合重组,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四大行业增加值均增长20%以上。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等产业,太原富士康年产2200万支第4代苹果手机生产线建成,晋城科技园一期5500台机器人下线。潞安180万吨煤基多联产项目、晋中吉利1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大同协鑫多晶硅及光伏产业项目、阳泉百度云计算10万台服务器数据处理项目等一大批标志性转型项目开始布局。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343亿元,增长23.9%。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全国率先实施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启动省排污权交易中心,推进太化、煤气化等企业搬迁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启动实施绿色生态工程,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农业农村好形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年"三农"投入达到650亿元,增长20%。实施灌区建设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双十"强农惠农工程,推进山区"一村一井"等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19.3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扶持42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和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启动实施100个新农村集中连片建设工程,又完成了2000个重点推进村建设任务。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开展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又有20万贫困人口脱贫。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22个县开展了扩权强县试点。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

深入开展以煤矿为重点、覆盖各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实行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全面落实企业和政府"两个主体"责任,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现场管理水平,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在2009年比2008年减少1018人、2010年比2009年减少505人的基础上,去年又减少281人,特别是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086,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进一步改善。全年资金投入超过1000亿元,增长26%。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强化科技、人才支撑。特别是下大气力狠抓民生工作。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0万个,超出年初计划1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全面加强社会保障。为保障农民冬季取暖用煤,我们决定从去年起,由省内国有煤炭企业为低收入农户每户每年免费供应1吨煤,688万户家庭从中受益。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年共开工建设44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综合施策稳定物价。大力发展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支持设施蔬菜生产,畅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加强市场监管,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在全国率先实行单月CPI涨幅超过5%或食品价格涨幅超过10%,即向低收入群体、大中专贫困学生、高校学生食堂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的措施。加快推进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投入300亿元,启动实施了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上一页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