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供需信息
四川省副省长钟勉要求供销合作社开创工作新局面
时间:2009-10-29 16:12:20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胡小军
  近日,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召开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出席会议并讲话。钟勉指出,在过去的2008年,全省供销合作社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坚持一手抓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一手抓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绩: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突破;二是“新网工程”建设取得进展;三是助农增收取得成效;四是农资供应能力得到提升。对于如何加强供销合作社今后工作,钟勉提出三点要求:
  一、把握形势,统一认识,增强为农服务、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经济发展面临很大下行压力。在看到严峻形势的同时,也要看到自身优势和发展机遇。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改革创新,供销合作社逐步发展成为发展农业生产、搞活农村流通、促进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依托力量,在为农服务中,供销合作社具有其他经济组织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是有比较完整的网络体系;二是有较强的经营服务能力;三是有一批有实力、有带动力的涉农企业;四是有一大批熟悉农村生产经营的实用人才。全省供销合作社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应对挑战、抢抓机遇,服务“三农”、发展自我,努力开创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提升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全省供销合作社各项工作要从全省“两个加快”大局出发,找准着力方位,努力在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升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选准着力方向,真正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并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实现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在扩内需保增长、着力扩大农村消费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战略举措。扩大内需,农村潜力巨大。为此,中央出台了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加强农资商品产销调控,支持供销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等开拓农村市场的一系列措施。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村流通的重要渠道,要以“新网工程”为依托,大力推进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流通网络的改造升级,广泛采用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培育农村消费热点,在扩大农村消费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在扩大农村消费中,抓住机遇,健全网络、改善设施、提升服务,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在广大农村市场的竞争力。
  (二)在促进农业生产、着力保障农资供应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今年起农资流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国家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允许各类投资者进入化肥流通领域,竞争将更加激烈。供销合作社作为农资供应的传统主渠道,具有经营的网络、渠道、人才及信誉等方面优势,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后,仍应努力发挥农资供应的主导作用,绝不能、也不应该放弃农资供应这块主阵地。特别是当前正值春耕大忙时节,农资供应是否跟得上,农资价格是否稳得住,关系到全年的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全省供销合作社要把春耕农资供应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好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商品的采购供应。要抓紧产销衔接,加强货源储备,保障运输通畅,确保主要农资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稳定。要认真开展农资打假,改进售后服务,帮助农民测土配方、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推动农资供应与农技服务的有机结合。要通过服务农业生产、保障农资有效供应,进一步巩固、发展农资阵地,不断提高供销合作社在农资市场的占有率。
  (三)在促进农产品流通、着力构建农村市场体系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供销合作社要结合自身实际,从全面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管理规范、物流畅通的农村市场体系入手,实现商品市场数量、规模与结构的合理配置,以现代物流带动连锁超市、集贸市场、便民零售店等多种业态共存的网络化格局。一是搞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规划。要制定农产品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建设规划。在交通枢纽和农产品集散地,培育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综合市场和粮食、干鲜果、特种养殖、反季节蔬菜等专业批发市场。按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发展一批辐射领域广、带动作用强、对商品供求形势和价格形成机制具有较强调节作用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是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增强批发市场的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和服务功能,逐步构建统一的信息中心和采集发布系统,促进农产品流通各环节、各地区、各层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和规范升级,建设信息服务与交易系统、农产品预冷保鲜设施、加工与配送中心、标准化的包装与储运托盘等物流装备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更好地发挥批发市场商品集散、信息交流、价格形成和辐射带动作用。三是积极发展农产品零售市场。鼓励有条件的超市和便利店直接从产地采购,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支持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加工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连锁超市或发展便利店,直接向超市、社区菜市场、便利店等配送产品,逐步把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
  (四)在建设服务体系、着力增强综合服务功能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供销合作社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拓展服务领域,在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充分发挥综合服务功能。一是要强化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抓好两头,一头是龙头加工企业,一头是农产品基地。而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一定要通过若干机制的创新、制度的完善,来推动形成区域化布局下的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这就需要大量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支持。技术型、生产型专业协会是一类,流通型的组织又是一类。不管是哪一种类型,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和实用人才的优势是其他部门单位不具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需要大量的中介组织,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基层社无论是在指导农民成立专合组织中,还是在直接牵头建立专合组织、专业协会中,都大有文章可做。这既是服务“三农”、助农增收的需要,也是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基层社生存发展的需要,它为供销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新的组织方式。二是要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服务。要把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供销合作社服务助农增收和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大参与力度,扩大经营规模,形成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水平。三是要强化对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服务。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把发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体系作为新增长点,按照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连锁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在农村社区搭建生产生活资料供应平台和农村公共服务平台。要推广一般行政村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重点村镇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经验,逐步实现系列化、一站式服务,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体系打造成和谐社会的新亮点。
  (五)在增强市场竞争力、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前,供销合作社职能不清、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供销合作社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的重要阶段,必须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增添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一是推进县级联社改革。县联社是基层社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承担着对基层社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的职能。要加快县联社职能转变,加大对基层社领导力度,加强县以下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同时要管理社有资产,行使本级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能。二是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社重组改造。要坚持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合作制原则,通过参股、兼并、托管、加盟、租赁等方式,发展基层供销合作社。完善基层社服务网络,通过组建农资、日用消费品等商品配送中心,推行连锁配送,发展成为市场化运作、产权明晰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三是推进社有企业改革重组。深入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社有企业改革,保证社有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建立以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围绕打造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继续推进社有企业重组,通过多种形式,优化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着力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动供销合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领导,支持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创新,促进供销合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更加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要强化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就是服务“三农”的观念,营造关心支持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氛围,要支持其通过改革创新走出困境、维护稳定、健康发展,支持其发挥服务“三农”的更大作用。
  (二)部门配合,通力协作。各级财政、工商、税务、劳动人事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供销合作社实施“新网工程”建设和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认真落实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供销合作社企业职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积极帮助解决供销合作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等改制遗留问题,为供销合作社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加强班子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供销合作社工作头绪多、困难大,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各级供销合作社领导班子建设,配强配齐班子,带领供销合作社职工在服务“三农”中建功立业。要加强供销合作社职工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为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