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合作社要闻
作为和地位的辩证关系      莘县供销社参与...
时间:2004-06-18 00:00:00来源:作者:

  “把供销社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始终高举合作制大旗的各级供销社为之追求与奋斗的目标,应该说供销社在推行“四项改造”以来,正在朝着这个目标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在供销社向前迈进的行列中,有一支队伍却显得格外突出,这就是地处鲁西地区的山东省莘县供销社。日前记者深入到莘县城乡,跟农民兄弟们拉家常、与供销社干部职工座谈、和县政府领导进行交流,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供销社为“三农”服务所做的努力。

打合作制的旗走产业化的路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对与之联系密切的生产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计划经济成为历史的过去,供销社系统所面临的资金短缺、设施陈旧、效益滑坡、机制不顺和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已经将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位置拱手让出,而摆在供销社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举合作制旗走为农服务之康庄大路,要么小富即安坐等观望无所作为直至被其他组织所取代自我消亡。莘县供销社主任向记者介绍,“该出手时就出手”说的是谁?就是咱山东人呀。当供销社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果断的转变观念和及时的调整改革方向才是山东好汉的性格。莘县供销社对形势的正确判断,为他们工作重心的调整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各级党委、政府都把“三农”问题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莘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经过几年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一大批农业支柱品种,而使这些农产品货畅其流,则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这就为供销社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处于分散生产和无序经营的农民,由于力量单薄、信息闭塞、市场竞争激烈等,面临着巨大的国内外市场风险,广大农民普遍都有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组织,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迫切愿望。供销社则具有遍布全县的网络,有一定的设施、场地和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优势,拥有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良好条件和基础。因此,供销社与农民携手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的要求也是供销社完善自身改造的需要。基于以上认识,莘县供销社从1997年开始便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列为工作的重点。
  几年来,莘县供销社系统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紧紧围绕全县优势资源、种植基地和供销社龙头企业,兴建专业合作社2个、专业协会17个,入社社员420名,会员3115名,股金345万元。在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河店经纪人协会是经河店“瓜果菌菜交易市场”120多名经纪人要求,并经充分协商,由河店供销社牵头,经民政局批准成立的。2003年,在协会的组织下,该市场实现交易量2700万斤,较上年增加500万斤,返还经纪人交易费25万元,河店供销社实现利润40万元,今年以来,市场交易量已达1500万斤,比去年同期增加300万斤。实现了社农共兴,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的建立,为农民增加收入和为供销社提高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2003年,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共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为农民增收1800万元,自身实现利润90万元。

开创供销社体制改革的新天地

  供销社的体制创新,是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所进行的一次自身变革。而兴办专业合作社(协会)已成为供销社新一轮改革和向着把供销社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目标迈进的重要步骤。莘县供销社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社和组织农民经纪人协会,逐步对供销社自身旧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进行变革,最终取代供销社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
  记者在莘县供销社采访的过程中,对其具体的组织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一是以供销社为依托建立的专业合作社或农产品协会,促使基层社真正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在供销社组织的每个专业合作社或协会中都是由农民入股而形成的,有规范的章程和制度,真正成为农民当家作主的组织。如古云的辣椒协会、古城农资协会、农机协会等,农民担任协会的副会长,成为协会的经营者和决策者,体现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协会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实现了“民有、民管、民享”的目标。二是“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格局。这些合作经济组织,一方面拓展了供销社的经营领域,同时也成为供销社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东兴食品公司是供销社根据当地农民种植食用菌的传统和市场需要而建立的一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具有年产食用菌和芦笋罐头2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值1.8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的生产销售能力。由于它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农民养殖户也依托该企业成立了东兴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既调动了农民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也扩大了生产规模,同时企业也拥有了充足的资源。目前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已在王庄、大张、观城、莘亭、河店等乡镇160多个村庄兴建双孢菇基地460万平方米,芦笋基地2万亩。专业合作社通过企业的扶持已经发展成为集菌种制作、科研开发、基地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信息服务、产品销售为一体,可以为入社社员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组织。2003年东兴公司依托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基地,收购双孢菇1560吨,芦笋1500吨,加工罐头3000吨,实现产值2800万元,出口创汇350万美元,东兴食品公司因此成为总社系统的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供销社在兴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参与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促进了供销社自身经济的发展和经营结构的调整,同时也增强了供销社的经济实力,改变了供销社的面貌,樱桃园镇中心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该社地理位置特殊(地处河南与山东交界),商品流通活跃、市场容量大和人流物流集中,而供销社经营门店又地处繁华闹市,2003年供销社对原有的经营设施进行了“动大手术”的改造,吸引外资700万元,兴建了一座5层面积有6000平方米,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幽雅、服务完善的营业大楼,既有超市又有日用百货,还有宾馆饭店,营业大楼一年的营业收入可达1400多万元。

因为有作为供销社才拥有地位

  “只要有作为就能有地位”,这句话通俗易懂不难理解。但是要换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则需要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赢得社会的认可。供销社所从事的是为“三农”服务助农增收的伟大事业,只有农民赞同和政府点头,才能说供销社的工作干好了,供销社的事业才能兴旺。莘县供销社正是在供销社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兴办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济合作协会,使供销社真正与农民登上了同一条船,结成了经济利益共同体,当然农民的收入提高了,供销社的经济发展了,实力增强了,农民和政府对供销社的工作认可了,供销社在农村商品流通领域里的地位才稳固了。
  最近,莘县人民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依托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的文件,其中一方面肯定了近年来莘县供销社的工作,另一方面指出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以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较快发展,已成为组织农民进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生力量。为了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职能作用,利用其现有人才、网络、场地、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莘县实际,县委、县政府确定,今后莘县的农业产业化工作将依托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以及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日益突出的矛盾……
  这是政府对供销社赋予的使命也是农民对供销社所寄予的希望,而在记者看来则是供销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作为换得了应有的地位。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