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供销社地处山西省吕梁山区,曾经是一个全省供销社系统的“红旗单位”、它曾经有过辉煌,也有过荣耀,但是前几年,由于没有跟上时代的节拍,从机制到经营手段愈来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走了下坡路。从2003年开始,经过十多年的沉寂后,终于开始复苏振兴,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全新局面。
自2003年元月县社新班子成立第一天起,县社机关就几乎天天有人上访告状,县社一班人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缓解了干群关系紧张的状况,稳定了职工的情绪。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近600万元,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350万元,为174名退休人员补发欠发的工资143.8万元,为县社机关在职人员补发工资40万元。
职工队伍的稳定问题解决后,县社领导班子把目光投向供销社的经营设施改造。2003年4月,县社征得城关社全体职工的同意后,开始实施拆迁改造工程。在资金上他们想方设法筹资180万元。在工程建设期间,从工程规划、进度、质量到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县社领导都详细过问,亲自解决,确保了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如期完工。整个工程从设计、拆迁、施工、竣工到正式营业,仅用了半年时间。一座主体建筑为三层的新型商场拔地而起,与供销社另一相邻商场打通并融为一体,统一冠名为“供销商厦”,共安置下岗职工250人,并向社会提供150个就业岗位,年收益达40万元,是改造前的10倍。供销商厦的霓虹灯灯饰、内部装饰、硬件设施都焕然一新,成为兴县城区档次最高、设施最好、环境最佳、人气最旺的购物中心。
在此基础上,兴县供销社还积极铺开县社大院的开发改造工程。县社院内办公楼、宿舍及院外门店都是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陆续建成,残破简陋。大院长期闲置,得不到利用,县社领导班子经研究决定全部拆除重建。经规划,拟建北南两幢六层建筑面积5508平方米的综合商住楼,一层有48平方米的门市28个,大院内以彩钢板屋盖钢架支撑结构,建成全封闭式商贸中心。
短短一年时间,兴县供销社变得富有朝气和生机。整体面貌发生可喜的变化。有了良好的开端,县社一班人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打算改造与重组基层社,整合全系统经营服务网络,加快企业改制步伐,着力打造为农服务的平台。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