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合作社要闻
挑战陌生领域 品牌深入人心
时间:2005-03-01 00:00:00来源:作者:

  2004年11月26日是个星期六,正逢河北省霸州市的大集之日。一大早,位于闹市区的一座宏伟建筑周围聚集了几百号人,只见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在一阵阵震耳的鞭炮声中,廊坊市供销社“民得利”超市霸州店隆重开业了。人们如潮水一般拥入了超市,把一个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卖场挤了个满满当当。这是廊坊市供销社在所属市县内兴办的第27家“民得利”超市连锁店。开业当日的销售额就突破了50万元,创下了“民得利”超市单店日销售的最高记录。截至目前,廊坊市供销社所属“民得利”连锁超市已拥有直营连锁店22家、便民店3家、加盟店2家,总卖场面积达到35000平方米,年销售额1亿元。记者置身于“民得利”超市中,看着异常火爆的销售场面,心中不禁产生了疑问:“民得利”超市为什么会这么火呢?
  本是无奈的选择
  廊坊市供销社下辖10个县(市、区)供销社,共有76个基层社,遍布市、县、乡三级的经营网点有200多个,营业面积近20万平方米。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个经营网络曾经风光一时。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廊坊市供销社开始陷入生存的危机。针对这种状况,从2000年开始,廊坊市社领导班子把改造供销社传统经营网络、重筑供销社为农服务的新体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上了议事日程。廊坊市社根据供销社系统原有的经营设施还基本存在这一现实,他们果断提出引进连锁经营这一新型业态,充分利用市、县、乡三级供销社在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的联合优势开展连锁经营。
  为做好这项工作,廊坊市供销社在2000年先后两次组织市直有关公司和各县供销社到苏、沪等地供销社学习开展连锁经营的成功经验,针对廊坊的实际情况加以吸收借鉴,进一步明确了面向农村市场开展“小超市、大连锁”,以改造县城供销社和经济发达乡镇基层社网点为主要形式,兴办日用品连锁超市的改革。
  在实践过程中,市社认识到,发挥市级社的优势,建起龙头企业来带动全系统发展连锁经营这条路是可行的。为此,市社成立了主任挂帅的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兵强将,集中人、财、物组建了“民得利”商贸有限公司。从2000年9月起,以“民得利”为品牌的日用品连锁超市开始在廊坊市正式运作开来。
  一个陌生的领域
  对于供销社人来说,连锁经营似乎是一个陌生的领域。针对初办连锁超市这一新兴业态所遇到的没有进货渠道、缺乏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等诸多困难,廊坊市供销社开始边干边学,到京津等地的各大超市学习取经,在实践中摸索经验,他们还聘请专业人员设计出连锁超市的管理软件。
  在超市内部的运作上,廊坊市供销社逐步形成了“六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财务核算、统一定价、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管理,从而实现了超市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运行。
  在建店形式上,他们采取了联合经营与租赁经营相结合的办法,即由市公司负责资金和管理,县社或基层社出场地、出人员。这样的模式在很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明显成效,“民得利”一批高标准的新型连锁超市在廊坊市部分县城及大集镇应运而生了。一些过去依靠对外出租场地为生的县社、基层社纷纷收回了场地设施,主动申请与“民得利”合作办超市。四年多来,廊坊市供销社以连锁经营方式改造供销社传统经营网络的实践,为供销社选择了一条发展商品经营的正确道路,改变了人们对供销社的认识,提高了信誉和知名度。
廊坊市供销社通过连锁经营实现了规模化、网络化经营,无论是日用工业品还是农资,都做到了进一手货源,货真物美价廉,维护了农民消费者的利益。连锁经营上连厂商,下连零售门店,减少了环节费用,让利于民。 
  目前,“民得利”连锁超市的网点覆盖了全市7个县(市、区)的14个乡镇,成为廊坊市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影响力的商品流通连锁企业之一,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其中仅安置原供销社下岗职工就达340多名。截至目前,“民得利”超市累计为廊坊市供销社实现利润300多万元,县、基两级供销社的经济收入也比过去单纯依靠出租场地增加30%以上。
  让品牌深入人心
  记者在廊坊市供销社采访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体会很深:廊坊市供销社通过几年来的改革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四项改造”方面明确了供销社的前进方向。他们利用现代化经营方式改造供销社传统网络的成功,为供销社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对供销社传统经营网络早改早主动。供销社现有的网络是供销社发挥自身职能实现生存发展的根基,是最宝贵的资源。供销社要发展就必须通过对传统网络进行改造,把供销社网络的潜在优势发挥出来,真正形成一种上下联合的整体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供销社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改造供销社传统的网络必须引入新型经营业态,以现代化的方式去彻底转变供销社落后的经营体制。利用连锁、配送等新型业态形式开展日用品和农资商品的连锁经营,改造、整合供销社的传统网络,用经济手段并兼顾各方的经济利益来实现系统上下的联合,有效地对全系统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可以大大增强供销社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社会竞争力。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