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猪市场价格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一些养猪散户血本无归,不敢再养;部分养猪大户也损失严重,悄然退出。面对市场风险加剧的情况,猪还能养吗?山西省永济市北梯村养猪合作社用实践给出了答案:能!
成立合作社走上共赢路
养猪是北梯村的传统产业之一,但效益起伏不定。2006年,猪蓝耳病疫情爆发,许多养猪户损失惨重。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孙国宾在与村民一起分析损失原因时,也查找出了造成养猪业效益起伏的原因:一是仔猪品种不优,存栏时间长,使每头猪饲养成本增加20元左右;二是防疫和管理不到位,面对疫情束手无策;三是中间环节多,买饲料要经过经销商,卖猪要由经纪人经手,行情不好时则遭遇压价拖款;四是分散经营的养猪户多数对生猪市场行情了解不多,养猪有很大的盲目性,行情好时一哄而上、不好时一拥而下,因而造成损失。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技术、管理落后的问题,如何应对复杂的市场形势,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好办法。村“两委”随即在全村召开养猪动员大会,向村民讲解成立合作社、发展规模养猪的好处:一是可以取得法人资格进行贷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二是可以实行标准化养殖,走产供销一体化道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养殖成本;三是可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能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动员取得了效果,2006年3月,北梯村养猪专业合作社成立,注册资金20万元,有社员9户,成为永济市第一家农村专业合作社。
抱团谋发展养猪效益好
北梯村养猪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其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资金方面,该合作社从信用社贷款165万元,并为6户社员担保贷款30万元;技术方面,该合作社与山西省农科院、永济市畜牧局合作,对社员实行岗前培训,大大提高了社员素质;管理方面,该合作社采用“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灵活管理模式,在统一圈舍、统一供仔猪、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基础上,允许分户经营、分户核算,在行情不好时,允许社员以高于合作社统一销售价的价格销售生猪,充分调动了村民加入合作社养猪的积极性。
2006年,猪市低迷,许多种猪场低价贱卖原种猪和仔猪。该合作社反其道而行之,大量购进母猪和仔猪扩大养殖规模,为猪市回暖提前布局。2007年,生猪价格回涨,该合作社大赚一把,当年出栏生猪3856头,实现产值1160万元、利润128万元,社员户均增收10万元。2008年到2009年,大量养殖户跟风养猪,致使生猪价格再次回落。该合作社一方面与西安肉联厂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提前锁定生猪价格和产量,使社员获得稳定收入;另一方面通过自己加工饲料,使每头生猪养殖成本降低50元。在许多养猪户亏损的情况下,该合作社的每头生猪仍实现利润50元到100元,社员积极性高涨,生猪存栏量不减反增。目前,该合作社资产由20万元增加到1160万元,拥有原种猪场、二元种猪场、商品猪场各1个,大型饲料加工厂1个。今年预计可出栏生猪1万头,实现产值3000万元、利润400万元,社员人均收入有望超过4000元。
延长产业链发展可持续
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养猪产生的大量粪便成为新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合作社借鉴外地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积极探索建设北梯现代循环农业园区,以养猪合作社为基础,以大型沼气工程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为中枢,利用养殖产生的粪便发展沼气,利用沼液、沼渣作为发展种植业的有机肥,逐步实现“养殖—沼气—种植”循环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合作社投资675万元,在扩大养猪规模的基础上,养殖蛋鸡10万只;投资300万元,建设容量为5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两个,生产的沼气可满足全村300余户村民做饭、烧水所需;投资200万元,建设年产量为3万吨的有机肥厂一个;种植有机葡萄3000亩、有机蔬菜2000亩。2010年,北梯循环农业园被确定为“山西省农业示范园”。据孙国宾介绍,下一步该村将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合作社,建设千亩观光葡萄长廊,发展现代生态观光农业。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