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济合作
黑龙江:从“提篮小卖”到“合作生金”
时间:2009-04-29 00:00:00来源:作者:

  筷子成捆抵大梁 

  黑龙江省克山县古北乡龙泉村4组距县城3.5公里,共有农民76户。这里的农民过去一直习惯在自家的菜园里种植小毛葱,收获后再复种秋白菜,小毛葱多在县内销售。在生产销售中农户各自为战,争相压价。2008年5月,在乡政府的协调下,龙泉村56名农民每人出资2万元成立了小毛葱生产合作社,并注册了“龙泉夹荒”商标,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包装、统一产品销售,全村小毛葱种植面积由800多亩迅速发展到2000多亩,产品远销广西、山东等省,仅此一项,就可增加农民收入130余万元。

  近年来,克山县立足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亚麻、马铃薯、畜产品、大豆等一批优质高效的经济作物和特色种植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引导了农户不断调整结构,有效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使两者达到有机结合。

  身披靓装好出阁 

  西城镇刘伟研发种植黄大豆、黑大豆、褐色豆、绿大豆已有4年历史,但由于种植面积少且没有商标,经济效益徘徊不前。去年,刘伟联合20户农民,组建了西城镇宏星大豆专业合作社,通过繁育新品种,传播新技术,并注册了“北国之星”商标,四色大豆实现了由量到质的发展跨越。在合作社的带动帮扶下,全镇四色大豆种植面积发展到2万多亩,产品以高出市场3角钱的价格出售,远销北京、天津等各大超市。仅此一项,全镇农民增收250多万元。

  品牌是农产品的形象,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力量,有利于创立品牌形象。去年以来,克山县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农产品商标7件,全县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已达17件。“龙泉”笨鸡蛋、“WYER”牌酱菜、“金盛丰”白酒、“婉容”糯米等农产品,凭借无公害品牌优势摆上大中城市居民餐桌。年初,克山马铃薯还傍上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全省仅11个县获此殊荣。

  演好角色定好位 

  克山县经济会议一结束,县工商局局长田凯便来到北兴镇兴河村车明义家中,对他种植加工水稻专业合作社的有关章程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此前,在该合作社注册过程中,工商局除开辟“绿色通道”外,还免费为申办者提供了政策法规方面的咨询服务和申请、受理、审批一站式服务,确保了合作社结构的规范。

  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政府怎么办?克山县坚持农民意识进位、行政管理退位的原则,以指导和服务为主,在加强业务指导、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政策咨询和搜集发布信息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王云感慨地说:“政府变行政干预为引导服务,让我们这些社员放开手脚、扑下身子大胆去闯,增强了带领更多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干劲!”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