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盛集团:聚集农业资源领先
报告摘要:
统一经营模式提高空间很大。统一经营模式目前占耕地的百分之十几,但营收占35-40%,经营效率远高于半包和全包。公司拟将统一经营的比重提高到三分之二,滴灌项目的实施及规模化经营提供了这种可能,且公司能主导从承包经营向统一经营的转变。
耕地面积有扩大的空间,在使用上向毛利较高的啤酒花等倾斜。公司拥有土地342万亩,但耕地只有47万亩。虽然直接将荒滩改变为耕地,在政策上和使用上均存在障碍,但通过种植苜蓿草等方式逐步将耕地外延扩大,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另外,滴灌的使用节约沟渠耕地占用约10%。公司目前实际应用的耕地在50万亩左右。啤酒大麦曾是公司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曾达约17万亩,目前已经压缩到10万亩,耕地向啤酒花及马铃薯等盈利前景较好的作物倾斜。
滴灌工业产能急速扩大,毛利率走低至合理水平。公司现拥有6条滴灌生产线(包括吉林两条),随着定增项目20条生产线及公司在建剩余4条生产线的实施,滴灌生产能力超过年5亿米。公司10年的滴灌工业毛利率已经由08-09年的36%和29%降至22%,未来有望维持22-23%左右的水平。但滴灌线自用可能使利润后移至农业板块。
给予增持评级。30万亩滴灌工程项目实施,单位收益有望提高20-50%,啤酒花、马铃薯等盈利前景值得看好;滴灌产能扩大带来规模效益及现金流;看好公司气调库及物流系统建设带来的产能消化及盈利空间。公司其他待开发资源也带来市场想象力。预测公司11-13年净利润1.73/3.69/5.32亿元,现股本EPS分别为0.10/0.22/0.32元。从人均耕地及淡水资源国际比较看,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长期趋势,考虑到公司在土地资源及大农业方面的市场地位,给予增持评级。(宏源证券)
丰乐种业:农化竞争加剧 玉米种业拖累业绩
2011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亿元,同比减少9.68%;实现营业利润0.51亿元,同比减少49.42%,实现利润总额0.55亿元,同比减少46.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0.5亿元,同比减少39.38%;基本每股收益0.17元;201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现金0.5元(含税)。
毛利率拖累业绩。农化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国外高端产品对国内市场冲击明显,加之原材料和环保成本上升,导致农化业务毛利率下降8.18个百分点。由于公司撤出高毛利率房地产业务,拖累整体盈利能力。以上二者共同导致综合毛利大幅下降8.3个百分点,成为拖累业绩主要原因。
农化业务进入放量期。2010年底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募投包括农化在内的5个项目。公司目前农化业务中主打产品“精喹禾灵”市场占有率50%,需求旺盛,但一直受限于产能瓶颈。
循环经济园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4月建成投产,产能逐步释放,上半年在农化行业整体不旺的情况下,公司此块业务收入大幅增长57.88%,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农化项目2012年中期完全建成,预期今年至明年农化营收将有持续明显增长,能够弥补此块业务因竞争引起的业绩衰减。
玉米业务收入大幅下挫。上半年,由于国际种业集团在国内加大布局力度,公司玉米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6%,下滑幅度超过2008年。公司拥有鲁单818独家经营权,目前处于推广期,预期后续对业绩的贡献将逐步体现。
香料业务增长迅猛。香料价格走高,收入同比增长64%,毛利率有所提升。作为公司传统强项,我们认为还将持续支撑公司业绩的增长。
销售网络逐步健全。公司目前销售网络已经覆盖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华南区域和以合肥为中心的华东销售区域。东北市场正在拓展当中,销售网络的不断完善将有助于公司新品种的快速推广。
考虑到公司的行业地位以及政府对种业的大力扶持,我们预计公司2011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增长14.22%,2011年EPS 为0.37元;2012年EPS 0.52元,市盈率分别为40倍和28倍,我们给予“审慎推荐”投资评级。(华鑫证券)
荃银高科:图谋全国的区域稻种龙头
杂交水稻种业前景广阔
我国国内的杂交水稻种业市场容量非常大,潜在的杂交稻种需求量为7亿斤左右。长期来看,粮食安全问题将会推动我国的杂交稻种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国外巨大的杂交稻种技术落后于国内水平,国际出口市场有待优势种业公司进一步开发。国际市场未来可能成为中国水稻种业需求新的激增空间。
精耕杂交水稻种业的区域龙头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杂交水稻种子业务的区域性种业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新两优6号”等优质两系杂交水稻品种。近年来公司依托研发优势,偏重发展高毛利率的两系种子,良好的产品结构致使公司盈利能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公司市场营销能力强,主营业务规模迅速扩张,近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募集资金项目分析
公司本次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32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募集的资金将主要投资于“高产、优质、广适型两系杂交水稻育繁推产业化”项目和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项目。
风险提示
公司的主导品种“新两优6号”被其它更优秀的品种替代;跟进品种的增长速度低于我们的预期;气候因素影响公司的种子产量,进而影响公司的销售收入
顺鑫农业:各项业务发展良好 投资收益提振今年业绩
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73.08%。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98亿元,同比增长8.26%;买现营业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47.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414万元,同比增长73.08%;基本每股收益为0.63元。
白酒业务发展良好,毛利增长26%。2011年1-6月份,白酒业务实现收入13.55亿元,同比增长31.5%;实现毛利7.11亿元,同比增长26.93%。白酒业务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受益于需求旺盛,行业持续景气;另一方面也是和公司的努力分不开的。公司依托品牌优势,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完善销售格局,研发出新产品8个种类,新推出“百年红”系列产品,强势介入婚宴酒和礼品酒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1年1季度牛栏山酒厂产量位居全国重点白酒企业第3位,我们估计上半年白酒销量约8.5万吨,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销售均价在产品结构优化作用下有所上涨,但由于成本上升幅度更大,毛利率略有下滑。预计下半年,在公司努力下中高端白酒的占比会有所提升,吨酒均价和毛利会有所提升,全年白酒业务收入和毛利有望实现30%左右的增长。
种猪业务盈利水平大幅提升,肉制品业务基本持平。上半年,种猪业务盈剩水平大幅提升,实现收入7977万元,同比增长57.2%;实现毛利3298万元,同比增长4g%;但毛利率略有下滑,可能是由于产品结构有所变化所致;肉制品由于承受了猪价上涨所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呈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上半年实现收入15.25亿元,同比增长g%;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滑了0.3个点至4.21%。
预计下半年,种猪价格受益于需求旺盛因素仍有望继续上涨,种猪业务盈利水平将继续大幅提升,肉制品业务在生猪供给恢复、猪价涨幅回落等预期下成本上升压力得到释放,盈利水平有望环比好转。
其他业务平稳发展,投资收益提振今年业绩。除生猪和白酒业务外,其他业务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仅房地产业务在政策调控背景下销售进度放缓,盈利水平明显下滑,预计下半年这一情况难有改观。公司上半年转让花卉物流公司股权带来了1.5亿元的投资收益,也会减少下半年约3000万元的折旧摊销计提,预计将提振今年业绩0.3元。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11/12年的EPS分别为1.08/1.34元,对应PE为16/13倍,估值优势明显,维持“买入”评级。(太平洋证券)
景谷林业:转让林木采伐权贡献业绩
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增加25.1%;利润总额-535万元,亏损大幅减少;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805万元,同比扭亏,实现基本EPS0.06元。
业绩增长源于林木采伐权转让。公司主营业务为林化产品和木材加工。公司目前拥有林地54.7万亩。报告期内,公司转让了1.54万亩活立木采伐权,综合积蓄量11.97万立方米,价值2942万元和3.1万亩桉树林地林木及15年林地使用权,综合积蓄量9.09万立方米,价值2449万元。两宗林木采伐权转让价格合计6155万元,贡献毛利5296万元,而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仅增加5062万元,全年实现毛利5645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实际盈利能力未发生实质性好转。
人造板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从中国林板类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除木地板和强化木地板以外,所有公司的人造板业务近三年来的毛利率水平都处于逐年下滑的态势。公司产业结构调整,依托木材资源优势,寄希望于人造板业务,发展前景亦不容乐观。
未来看点。公司在自身经营长期处于亏损的状况下,开始寻求与其他公司合作经营。1.公司10月16日公告,与昆明长盛宏瑞商贸就林化产品生产线合作达成协议,自2010年10月14日至2016年,公司除获得每年330万资产使用费外,如年产量在2000-5000吨,公司获得利润50元/吨,年产量5001-8000吨,获得利润80元/吨,8001-12000吨,获得利润100元/吨,年产量12000吨以上,公司获得利润120元/吨。2.年产3万立方米中纤板生产线合作,公司可选择获得40%的利润或每年200万元的固定收益。3.年产8万立方米中线板生产线合作,公司与昆明市超冠人造板制造公司达成协议,由超冠提供流动资金和生产线技改,技改后生产能力达13万立方米,合作期限为2010-11至2016年底,公司享有60%的利润分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主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公司合理利用资源与外部企业达成合作经营,有助于公司扭转长期亏损的态势,但合作经营的效果仍需观察,我们暂时不对公司做盈利预测和相应的投资评级。(天相投顾)
金健米业:农业龙头 有做多迹象
公司是我国粮食行业第一家跻身资本市场的企业,是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通过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质量和规模得到提升,尤其是药业、种业、面制品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增添了公司发展后劲。2010年6月18日公告,股东大会同意全资子公司紫菱房产接受常德市国土中心因收回紫菱花园土地而补偿的2.65亿元,获得政府补偿,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盘面上,该股有做多迹象,关注。
中粮屯河:糖业向好 番茄酱继续低迷
糖价提升,助长甜菜糖业务业绩。全国糖业保持供求平衡状况:供应量保持在1500万吨,需求量约为1350万吨。蔗糖是糖类主流产品,蔗糖价格基本决定其它糖类价格。糖业行业集中度不高,除南浦洋华(产量200万吨)个别企业产量超百万吨,其它产量均不高。公司甜菜糖2009年产量46万吨,居全国第七,甜菜糖第一。由于榨区有限,从长期看糖价处于上升趋势。今年蔗糖价格突破5000元每吨,以公司全年甜菜糖产量46万吨测算,预计公司甜菜糖业务盈利9200万-1.2亿元。公司近年来一直寻求在南方收购其它糖厂,但由于地方政府控制很严、糖厂要价过高未能成功,但公司并不放弃在这方面的努力。
番茄酱生产受大小年影响,价格提升有限,预计今年业绩低于上年。公司2009年番茄酱产量46万吨,库存27万吨,主要出口。亨氏、联合利华和雀巢等公司约占公司销量的近三分之一。受全球供求关系影响,番茄酱价格全面走低。同时由于众多小厂无序竞争,目前番茄酱出口价最低达到600美元/吨,大大低于国际市场800-900美元水平,也严重影响到公司产品出口价格。原料方面公司目前自有23万亩番茄种植基地,能满足全年约25%的原料需求,其它均需外购。公司番茄酱业务同时在上游番茄收摘环节和对下游客户谈判力均不强。从目前价格走势判断,我们预计番茄酱业务业绩可能低于上年。
我们的观点
公司属于典型的农业公司,受产品周期影响很强。甜菜糖价格基本跟随蔗糖价格波动而变化;番茄酱业务价格主要受世界范围供求关系影响,原料上75%需外购。从今年情况看,番茄酱价格对今年公司业绩影响较大,即使综合糖业可能产生的盈利,今年整体业绩也可能不如上期,暂给予公司"中性"投资评级。(宏源证券 苏静然)
北大荒:CPI高企 吞噬农业下游利润
点评:
承包收入增幅较大:公司的农业分公司上半年承包收入8.2亿元,较去年增加1.3亿元,增幅为18.84%,较去年同期增幅扩大。未来承包收入的增幅或将放缓,预计年均增幅在10%以内。
米业公司增收利降:米业公司大米生产和销售量均出现大幅增长,但净利润大幅下降。1-6月份累计生产大米33.6万吨,同比增长了10.89%;累计销售168万吨,同比增长了69.70%;公司米业实现净利润31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0%,这基本符合我们前期对农业的判断,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之下,受到政府对终端农产品价格的管控,农业下游企业的盈利将十分困难。
化肥工业、麦芽公司和纸业公司均实现扭亏为盈:浩良化肥分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了191%;实现净利润9.2万元,同比增加了6558万元。龙垦麦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同比下降15.4%;实现净利润12.6万元,同比增加了2753万元。纸业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304万元,同比下降24.5%;实现净利润5.6万元,同比增加了2004万元。
食品科技公司仍未亏损,且亏损扩大:希杰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81万元,实现净利润-443万元,同比亏损增加了106万元。
业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1年、2012年将实现每股收益分别为0.26元、0.28元,对于8月18日收盘价12.06元,动态PE 分别为46.38倍、43.07倍。对于目前通胀短期难以等到有效回落,农业下游企业盈利难以扭转,给予公司“中性”评级。(西南证券)
壹桥苗业:下半年业绩承压 爆发增长在后
报告摘要:沙山湾海域实现规模效益在2015年前后。10Q4用超募资金1.15亿元改造4万亩海域中5千亩,2011H1完成改造并部分投苗,下半年将继续投苗。11年开始改造另外1万亩,预计开发周期12个月,12年中期完工,下半年开始投苗。考虑到公司在沙山湾另外5746亩(上市前打连岛4460亩+1286亩11年收购,未考虑鲍鱼岛1975亩待搬迁围堰)成熟海域,我们预期2015年前后能完成1.5万亩的轮捕。
沙山湾海域的亩产可能为市场带来惊喜。根据公司披露的信息,推断4万亩海域的亩产有望达到250-300公斤,而目前其他上市公司的亩产均在100公斤左右,这也是市场对公司能否养殖成功乃至亩产能否达到多存疑虑的原因。我们提示关注以下因素:沙山海域处渤海内海,盐度较高;公司造礁在2米以上;公司苗种具优势且投了很多大苗。我们按250公斤亩产测算,4万亩海域达产年均贡献净利润5-6亿元。
贝苗H1毛利率大幅提升,但未来增长空间仍待观察。H1贝苗收入同比增长5%,而H2仅在Q3有栉孔贝苗收入,贝苗增长有限。通过成本挖潜,11H1的贝苗毛利率提升了近9个百分点。公司虾夷扇贝苗市场占率约18%,公司水体扩大(11.7万,11年收购的1.2万水体年内不投入使用)带来贝苗空间仍待观察。
海参苗自投使用利润后移。10H1约2865万元的越冬海参苗收入,而11H1全部自投而计入存货,使利润后移。公司海参养殖利润率10A和11H1分别为86.5%和87.6%,自产自投苗是重要原因。11年7000亩投苗(5000+打连岛2000)海域需苗至少35万公斤,而我们测算公司年内海参苗产量28万公斤。H2继续自投苗影响当期利润。
评级:海参苗收入低于预期,下调11年盈利,同时引进13年盈利预测2.24亿元,对应11-13年EPS分别为0.45/1.11/1.67元。虽然公司半年面临业绩压力,但我们提示公司长期投资机会,维持增持。风险提示:渤海湾可能遭受的漏油及化工等重工业污染。(宏源证券)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