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营管理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试点方案...
时间:2004-05-27 00:00:00来源:作者:

         根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县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供销合字[2003]50号)要求,现结合本县供销社的实际,提出以下试点方案。  
    一、基本情况 
    古浪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端,北靠腾格里沙漠,南与乌鞘岭相连。具有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而集中、蒸发量大、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特征。特有的地理位置,为发展优质粮油、作物制种、无公害蔬菜、畜牧业、草产业为主的特色优势农业和以建材化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特色优势工业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兰新、干武两条铁路主干线和312、308两条公路主干道沿着丝绸之路穿越境内,为全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十分便利的交通运输。全县辖24个乡(镇),249个村,总人口39.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6万人、8.26万户。全县经济以农业为主,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9.2亿元,粮食总产量1.33亿公斤,大口径财政收入37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38元。 
    古浪县供销合作联社始建于1951年,现辖2个县属公司,7个基层社,3个专业合作社,3个园林场。县联社及直属公司资产总额226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45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07万元;负债2015万元,所有者权益259万元,资产负债率88.8%。近几年来,县联社认真贯彻各级党政和供销社关于推进改革、体制创新的总体要求,按照“动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的整体思路,以突出两个置换(产权、职工身份)、推进两个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一个目标(扭亏增盈)为重点,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系统11户独立核算企业中,已有9户完成改制任务,其中两户县属公司改制为股份制企业,3户基层社成立了专业合作社,1户基层社组建了股份制合作社;通过改制,盘活存量资产400多万元,清收历年欠款120多万元,偿还社员股金、风险金60多万元;分流安置职工610人,占应安置人数的92%,其中在改制后的企业重新就业442人,占73%;通过资产变现一次性缴纳保险费后,将293名离退休人员移交社保部门实行社会化管理;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通过开放办社和招商引资,与欧麦保定麦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欧麦古浪大麦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民达1650户,建立优质啤酒大麦基地 1.6 万亩,两年外销啤酒大麦8200多吨,为农民增加收入30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受到市县党政和上级社的充分肯定。2002年,全系统汇总扭亏为盈,结束了连续12年的亏损局面;2003年,完成商品总购进3425万元,商品总销售3538万元,农副产品购进500万元,农资供应总值1687万元,实现利润2万元,上缴税金25万元。全系统连续两年保持不亏。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和总社三届五次理事会精神,坚持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围绕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合作制原则,推动基层社改造;推进开放办社,组织、引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整合经营服务网络,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扩大农产品购销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为切入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当地和行业的实际,因企施策、分类指导、整体推进、讲求实效,不搞一刀切,不搞照搬照抄。 
    2、坚持改革发展的原则。高举改革发展旗帜,兴起“二次”创业高潮,创新合作经济体制,增强为农服务功能,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增实力、塑形象。 
    3、坚持合作制的基本原则。按照 “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原则和合作制的基本性质特征,推动供销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合作、规范、发展。 
    4、坚持开放办社的原则。打破行业界限,扩大联合范围,创新联合内容,拓宽联合基础,广泛吸纳农产品购销加工企业、购销和种养大户、广大农民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和供销社,促进合作经济组织的大联合、大合作。 
    5、坚持为农服务的原则。以服务 “三农”为宗旨,以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为途径,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6、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按照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和性质特征,正确处理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逐步建立农村合作经济利益共同体。 
四、总体思路 
   (一)继续深化县社直属企业改革。全面推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加大产权多元化力度,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积极探索供销社企业资本的多种实现形式,通过产权纽带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的一体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发展。县农副产品公司要结合股份制改造,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向市级龙头企业迈进。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要以发展连锁经营为重点,不断健全经营网络,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市场份额,充分发挥全县农资供应的主渠道作用。欧麦古浪大麦专业合作社要立足当地优势,扩大合作联合,广泛吸纳农户,增强自身实力,不断延伸产业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突出抓好基层社改造。坚持把基层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的方向,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注重实效和按经济区划建社的原则,对已经改造为股合制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的基层社,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机制,扩大吸纳社员,增强经营能力和辐射带动力。尚未进行股合制改造和成立专业合作社的基层社,要以推进股合制改造为重点,立足现有网络资源,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坚持开放办社,广泛动员农民和社会力量,大力兴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通过产权联结、服务凝聚和利益驱动,增强实力,加快发展。对地理位置偏僻、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基层社,要坚决进行破产和撤并。按照经济区划新组建的基层社,要结合小城镇建设,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经营网络,添补农村市场的空白。 
    (三)切实推进县联社改革。总体思路是,通过综合改革试点,把县联社真正办成组织、引领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供销事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整合农村流通网络,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组织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合作经济服务管理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改革试点期间,县联社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按照业务归口,主动承担起引领、带动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时代重任,彻底打破行业界限,全面实行开放办社,广泛吸收农产品购销加工企业、购销种养大户和广大农民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和供销社,实现合作经济组织的大合作、大联合。  
    五、奋斗目标 
    (一)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供销社事业全面发展。通过综合改革试点,在全县基本形成以行业协会和基层供销社为载体,以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为基础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新框架;基本形成以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和专业经济组织为依托,以村级综合服务站、连锁店和农技“三站”为前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网络;基本形成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社企分开,产权明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投资主体多元化,人员身份社会化,内部分配多样化为主要特征的供销合作社管理新体制。  
    (二)主要经营指标实现翻番。从2004年起,经过3年的努力,到2006年末,全系统商品总销售、农产品经销量、企业利税总额等主要经营指标分别比2003年增长50%以上;在此基础上,再经过4年的努力,到2010年,力争全系统商品总销售达到1亿元,农产品经销量达到1万吨,上缴税金总额达到100万元,分别比2006年翻一番。 
    (三)经营服务网络有效整合。按照全县经济区划,围绕主导产业,在城关、泗水、大靖、海子滩、黄羊川组建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中心供销社5个,组建比较规范、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的农产品购销、加工和农资经营为主的股份制企业2户;年销售额超百万元以上的专业合作社5个,吸纳和带动农户率达到20%(1.7万户),年帮助农民增收500万元;以基层社和县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兴办农资和日用工业品连锁店、小超市10个;在海子滩镇建成区域性农资批发市场1个,农资市场占有率达到85%以上。 
    (四)县联社职能根本转变。为了加快面向社会、开放办社步伐,实现合作经济组织的大联合、大合作,拟由古浪县供销联社牵头,分别成立古浪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和古浪县供销合作联社理事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主要职能是,协调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引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为农服务功能,为全县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种养和购销大户提供服务;组织、协调全县的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发展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加强行业自律,倡导诚信经营,维护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开展调查研究,反映“三农”呼声,为各级党政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为了有效地开展工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可下设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专业协会。县供销合作联社理事会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实施《供销合作社章程》,代表县联社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和选配企业经营者。 
    六、实施步骤   
    按照把县联社真正办成组织、引领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供销事业发展的服务平台;使县社直属企业全面推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基层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奋斗目标,综合改革试点分3步实施。 
    第一步:2004年到2005年,重点抓好改制工作,全系统完成“双置换”的改制目标,全面实行新型的劳动用工制度和内部分配制度;依托基层供销社,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生产经营为主,经济利益联结较为紧密的专业合作社;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和县供销联社理事会。使全县合作经济的服务管理平台基本形成,为农服务的功能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 
    第二步:2006年到2008年,重点抓好经营网络整合,在海子滩建成初具规模、比较规范的农业生产资料综合批发市场1个,以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经营业务为主,建成古浪县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古浪县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龙头企业2个,在泗水、大靖、海子滩建成中心供销社3个、专业合作社5个,农资和农村日用品连锁店10个。为农服务的实力和功能明显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第三步:2009年到2010年,重点抓好巩固发展。在继续健全、巩固和扩大经营服务网络的同时,重点抓好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使供销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力争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户,股份合作制基层社达到5个,农村专业合作社达到20个,农业社会化经营服务网点达到200个,从业人员达到1000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0个,吸纳农户率达到30%(2.5万户),通过合作经济组织销售的农产品达到50%以上,主要经营指标比2006年翻一番。为农服务的实力和功能显著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七、保障措施 
    (一)搞好宣传发动。改革试点期间,有关部门要采取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在广播、电视、报刊作专题报道,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使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充分认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和支持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保证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了保证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决定成立古浪县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落实有关政策。试点领导小组由古浪县委副书记张发基任组长,古浪县副县长李国清、甘肃省供销社合作指导处处长张巨书、武威市供销社主任高仁山任副组长,古浪县政府办、体改、农办、计划、农牧、土管、财政、民政、工商、地税、农行、供销社的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古浪县体改办副主任高德铭任办公室主任、古浪县供销联社主任张明基任办公室副主任。 
     (三)落实扶持政策 
    1、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意见》[省委发(2004)8号],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指导意见》[市委发(2004)12号]和《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2004(11号)]文件中关于深化供销社改革、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各项优惠政策,供销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享受中央、省、市关于西部大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招商引资等相关优惠政策。为深化供销社改革、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支持和鼓励供销社面向社会,开放办社,广泛吸纳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购销种养大户和广大农民加入供销社,增强实力,壮大队伍。 
    3、支持和鼓励县供销联社按照业务归口组织、引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制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规划,协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有关部门及成员之间的关系,指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经营行为,完善服务体系,促进合作经济健康发展。 
    4、有关部门要将供销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上报的涉农项目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总体规划,对省、市安排的有关发展项目、扶持发展供销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要优先安排在试点县;对其所办的骨干项目尽力给予支持。重点支持供销社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骨干商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5、民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为供销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注册登记提供便利,放宽登记条件,从低收取登记、年检等相关费用。 
    6、各级税务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深化供销社改革、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各项税收减免政策和新办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 
    7、土地管理部门对供销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新征用的生产、经营用地,在登记、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试点期间,供销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土地转让、拍卖、交易等方面可享受国有企业改制的优惠政策。 
    8、县财政要在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供销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供销社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办仓储设施和加工企业、购置农产品运销设备,财政可适当给予贴息。对供销社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户提供培训、营销服务,以及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建设等,可给予财政补助。金融部门要积极为供销社和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信贷支持。 
    (四)利用典型引导。今明两年,要集中抓好欧麦古浪大麦专业合作社、泗水惠农股份供销合作社、县农副公司等3个典型,力求抓出成效,在全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五)抓好项目带动。按照省、市“改革抓企业,发展抓项目”的要求,要集中主要精力,通过积极争取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省、市的项目资金,面向社会招商引资等途径,切实抓好5万亩优质啤酒大麦种植加工基地建设、万吨豆制品加工、海子滩农业生产资料综合批发市场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力求早日建设,发挥效益。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