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营管理
河南省林州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试点方案之...
时间:2004-07-13 00:00:00来源:作者:

       一、基本情况 
  林州市供销社下设30个经营单位,其中16个基层社、11个专业公司、3个社办工业企业,经营服务网点1200处,干部职工3650人,资产总值1.83亿元。市社机关现有人员40人。2003年底市社系统完成商品销售总额5.7亿元,同比增长12.9%,工业总产值完成4600万元,同比增长5%,实现利税690万元,同比增长15.4%。 
  二、当前改革与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全国供销总社“四项改造”和市委、市政府“四大战略”要求,制订出“网点建设是基础,整合网络是关键,开放办社人为本,联大靠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和“扁担精神”,奋起二次创业,以创新机制、体制为切入点,以网点改造、创新业态、整合网络、实行两营分离和开放办社为重点,大力推进县、基供销社改革,以创办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实现把供销社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革目标。 
  (一)采取六种筹资办法和八种建社形式,改造农村经营网点。从1998年10月至2002年底,我们用了4年时间,采取了领导带头捐资、发动职工筹资、求亲访友借资、建筑工队垫资、利用人才引资,自己动手利用旧料省资等办社,筹集资金3000余万元,改建农村综合服务社380个,综合服务站230个、综合服务点55个,完成了农村600多个网点的改造,达到了村村都有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点的目标。 
  (二)以市直公司为龙头,创办了五大配送中心体系。即以农资公司为龙头,以基层社配送中心为龙身,以农村综合服务社(站)为龙尾,建成农资物流配送体系;以日杂公司为龙头,建成烟花爆竹物流配送体系;以仟禧堂医药有限公司为龙头,建立医药连锁配送体系;以酒业公司为龙头,建成酒类连锁配送体系;以农副产品公司为龙头,建成日用工业品配送体系,全年开展连锁配送各种化肥5.2万吨,农药、农膜500吨,种子100万斤,烟花爆竹29000件,啤酒80万件,白酒1万件,以及药品、日用工业品总值1.8亿元,占商品销售总额的30%。 
  (三)完善了基层社配送中心机制,实行两营分离,建立不亏损机制。首先对基层社资产收入进行目标管理,一把手从资产收入中领取工资;其次,其余行管人员一律参加配送中心业务经营,其工资、福利等都从配送中心经营收入中领取;其三,基层社配送中心资金与社内彻底划断,封闭运行,实行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这样,基层社这一块每年可减少行管人员工资支出70万元,还可为社内增加业务经营收入30万元。 
  (四)创新经营业态,嫁接改造农村超市,创办专业市场。去年以来,我们积极引进新型经营业态,嫁接改造农村综合超市。共兴办各类超市108个,其中集镇大型超市14个,医药超市20个,农村综合超市74个。石板岩旅游纪念品超市未改建前年收承包费1.2万元,改建后年创利11万元。同时还创办了废旧物资回收,供销商贸城等三个专业市场,使供销社的形象、品位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五)实行开放办社,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借力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共引进5名农村支部书记、建筑工队长、经营能手担任基层社主任,引进60多位社会能人担任村级综合服务社社长,激活了用人机制,企业活力达到增强。同时,引进资金550万元,改造了河顺、横水、姚村三座大型加油站,引进郑州仟禧堂医药经营项目,扩大了经营领域。去年又与湖北省一家客商联合,利用供销社闲置的100多亩场地,创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林州市有机果品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正在施工建设。 
  (六)参与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共办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12个、入社农户3500户,入社股金300万元,每年为农民增收2600万元,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近年来先后荣获“河南省供销社百强县级供销社”、“河南省供销社十佳连锁配送企业”、“河南省供销系统先进集体”、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厂务公开先进集体。”去年七月,总社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周声涛同志视察林州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三、改革的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总社“四项改造”和市委、市政府“四大战略”工作部署,继续弘扬“扁担精神”,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深化改革,整合网络,创新发展,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积极推进开放办社,着力构筑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加快二次创业步伐,推进供销合作事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改革的任务与目标 
  今后2004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