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营管理
发展专业合作社 改造综合服务社努力扩大供销合作社组织...
时间:2005-01-17 00:00:00来源:作者:

       按:随着供销合作社改革的逐步深入,供销社的组织基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原有基层社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得到调整,另一方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各类专业合作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及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重构供销社组织基础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近年来,浙江省供销社在发展合作经济组织,重构供销社组织基础,拓展为农服务领域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发展专业合作社 改造综合服务社 
                      努力扩大供销合作社组织基础 
               ----对浙江省基层社改革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浙江是基层社改制工作进行较早的地区。经过改制基层社卸掉了大量的包袱,但阵地缩小、功能弱化、实力削弱、地位作用下降的问题在大部分基层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2003年底,全省有基层社564家,比改制前的727家减少22.4%,其中以基层社名义开展经营和为农服务有327家,占现存基层社数的57.9%。一些地方基层社甚至开始退出当地的农村市场,16个县已成为基层社“空白县”。 
  近年来,浙江省社十分重视基层社的改造重组和供销社组织基础的重构工作,大力推动“三社一化”(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村经营连锁化)建设,提出了从2002年到2004年利用3年时间发展500家专业合作社的目标,制订了2004年至2006年基层社改造重组三年建设规划,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建设也推上了议事日程,力求通过重组基层社,发展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来重构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基础,取得了一些效果。调研中我们看到,在一些传统的基层社已不存在,或者作用已很有限的地方,有的通过领办、参办、指导农民兴办或基层社整体改造为专业合作社,有的在政府支持下整合原有的“双代店”和社会网点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使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农民感到供销社又回来了,而且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变原来单纯的购销为提供专业化、系列化、综合性服务。我们感到,在这些地方,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已成为供销合作社组织基础。  
   
  云和县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取代传统基层社,承担起新形势下为“三农”服务的重任 
 
  云和县供销社把基层社改制与兴办专业合作社有机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社有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专业合作社的新机制替代原有基层社的旧机制,以专业合作社的为农服务替代原有基层社的购销服务的改革路子,重构了供销社组织基础,实现了发展壮大。 
  云和县供销社实行一县一社,原有3个基层社,7个社有企业和70个经营服务网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民营经济在浙江的迅猛发展,供销社的传统经营业务受到很大冲击,经营步履维艰。县供销社看到,供销社传统的购销业务有着不同的发展前景。一方面,日用消费品销售受到较大冲击,经营惨淡。全县有11万人口,而搞日用消费品经营的个体户就有2000多家,平均每个门店服务50多个人。另一方面,在农产品购销中则市场空间较大,供销社尚有潜力可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当地农村已初步解决种的问题,各类农产品数量都有较大增加,但由于山区信息闭塞,营销人才缺乏,销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产品销售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此外,农民迫切需要的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仍相当薄弱。而供销社长期从事农村流通工作,有着网络、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县供销社办的香菇市场、食用菌公司、兴合食品速冻厂等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已具规模,完全可以依托这些企业兴办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市场、技术、信息等多方面服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于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成为供销社重新“回归”三农的最佳途径。县供销社决定在基层社、社有企业改制的基础上对传统经营业务进行战略性重整,将供销社系统的销售网络优势和当地农业产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以发展专业合作社为重点,进行二次创业。 
  1998年底,县供销社首先选择了资产状况较好的云和基层社进行改制。在改制基础上成立了县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县社还将所属的香菇市场交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合作社注册资金50万元,其中供销社出资30万元,农民社员出资10万元。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围绕食用菌这一主导产品,对内强化为农服务功能,注重规范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完善民主管理和对农民进行二次返利等制度,积极发展农民社员入社,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对外实施品牌化经营,依托县香菇市场建立销售经营网络,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有入社会员297户,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为社员进行二次返利近40万元。“山兰”牌黑木耳被评为“浙江名牌”产品,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专业合作社制订的“山兰”牌黑木耳成为县黑木耳标准,并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了品牌价值。“山兰”牌黑木耳每公斤要比其它县市的黑木耳高出6-10元。仅品牌一项就给农民年增收900万元。 
  在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实现成功运作以后,县供销社又推动其它两个基层社在进行改制的基础上兴办专业合作社,并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采取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发展新的专业合作社。县紧水滩水库库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品质优异,但由于当地居民缺乏资金、技术和信息,不懂经营,资源优势一直转变不成市场优势。库区梓坊村村长林宗平在县、乡政府召开的大小会议上反映过多次,但是都没有最后解决。直到2003年在县供销社的帮助下才办起了渔夫有机鱼合作社。合作社注册资金20万元,其中云和县供销社出资10万元,梓坊村26户渔民出资10万元。合作社在县社的指导下发展渔业生产,搞加工,建冷库,打品牌,跑市场,使鱼干价格比原来提高3-5倍,产品远销上海、山东、福建等地,会员年净收入较往年增加890元。“供销社又回来,而且由原来的以经营为主变成了现在的为‘三农’服务。”现渔夫有机鱼合作社社长林宗平这样对我们说。 
  目前,云和县供销社共建立专业合作社6家,基本上覆盖了当地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区。2003年实现销售额1.3亿元,利税187万元,带动农户23000户,占全县农业人口的90%。   
  在云和县供销社我们看到,专业合作社已完全取代传统的基层社成为供销社的组织基础。专业合作社把供销社系统的经营服务优势和农村产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既服务了“三农”,又为供销社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成为振兴供销合作社事业的新起点。专业合作社是极富生命力的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可以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成为供销社坚持合作经济发展方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助农增收的最佳切入点。    
   
  德清县供销社:兴办村级综合服务社,拓展为农服务领域 
 
  德清县供销社为改变基层社改制后出现的阵地缩小、功能弱化、队伍削弱、地位作用下降等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市场的办法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经过近3年的努力,共建办30家村级综合服务站,不仅搭建了为农服务的平台,拓展了供销社的经营服务领域,而且推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促进了当地农村市场秩序的好转,探索了一条在新形势下服务“三农”的路子。 
  从2002年开始,浙江省德清县供销社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改变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种集体投入、集体经营、统负盈亏、大包大揽办农村综合服务站的做法,按照市场的办法整合社会资源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村级综合服务社在建设中坚持经营设施投入的多元化,采取由县供销社与当地乡镇政府主办,所在地基层供销社与村委会承办或协办,积极吸收当地村民、个体经营者投资入社或加盟的办法。截止目前共投入资金500.43万元,其中供销社121.84万元,占24%,镇村269.09万元,占54%,农民(个体经营户)109.5万元,占22%。在日常管理上以所在乡镇村为主,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指导服务。服务社均实行统一办理特许经营许可证,统一牌照标识,统一配送商品,经营者自负盈亏,供销社安排专业公司、基层社农化部为村级综合服务社配送日用消费品和烟花爆竹、化肥农药等特种商品。 
  村级综合服务社变过去的购销服务为现在的综合服务,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以及信息、科技、文化、娱乐、医疗等专业化、系列化、综合性服务,使广大农民不出村就能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了解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参与体育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社分为一至三级建社。建一级社和建二级社的村,其村委会、办公室、护村队、医务室、青老年活动室、阅览室、幼儿园、便民超市、农资供应点、菜场、理发店、小吃店等也相对集中到服务社,从而形成了农村社区的服务中心。三级社设有便民超市、老年活动室、电视(阅览)室,50%的社还设有农资供应点。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社还根据当地村民的要求,提供预约订货、上门送货、农技知识、防虫治病、合理用肥、科学用药方法等多方面的服务。 
  当地村民群众普遍反映,供销社建办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社,既美化了环境、方便了购物,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又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娱乐生活。据勾里镇水产村支书反映,该村一位80多岁的老党员几年没上村委,办社后到村委一看,村委办公楼装饰一新,室外满眼绿化,超市、活动中心人来人往,惊叹道:村里大变样了。勾里西庙桥小学还组织学生到服务社参观并写观后体会,引发学生对家乡变化的思考,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美化家园的思想情操。通过建办服务社,供销社也有效拓展了经营服务领域。综合服务社开办以前,德清县供销社在村一级的生活资料销售是空白点,开办以后设立的便民超市和农资供应点不但为村民购物提供了方便,满足了需求,而且采取生活资料统一由新市供销社下属的银河超市配送,农资商品统一由县农资公司和基层供销社配送,扩大了银河超市、农资公司和基层供销社的经营规模,有效地拓展了供销社在农村市场的阵地。 
  在德清县我们看到,村级综合服务社不仅拓展了供销社经营服务领域,扩大了为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而且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进程,促进了农村和谐社区建设,同时整合了社会资源,扩大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市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成为供销合作社在新形势下的组织基础。 
 
                   总社合作指导部 王劲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