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农经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我们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作为全县农经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工作重点,注重规范,找出亮点,着力服务扎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县205个行政村顺利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带动了106个村9000户农民的相关产业发展,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发展状况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我们结合实际,顺应农民的合作要求,依托我县山楂、樱桃、畜牧、药材、草莓等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一村一品一社”的要求积极引导,依法规范,使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多行业、多领域、多层次分布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合作社436个,内部资金互助社4个,农民专业合作联社2个,入社成员18000余人,注册资本达到了3979.8万元。其中:种植业198户,养殖业139户,林业21户,服务行业39户,其它行业26户。销售总值达到2182万元,购买总值达到了932万元,利税达56万元,获得注册商标8个。
二、主要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12年是我省条例宣传年,我们首先组织县乡农经工作者认真学习,要深刻领会到通过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能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宣传车、宣传资料、标语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增强合作理念,共印发宣传资料6000余份,宣传书籍1000余册、前来咨询的人数达2000余人次,使广大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2、加强培训指导,推动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按照运农经发{2012}2号文件的要求,我们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任务分解到各个乡镇,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大事来抓。示范社建设成效明显,按照省、市、县示范社的建设标准,今年我县新成立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4家、县级示范社10家,很好的完成了全年示范社的建设任务。
3、狠抓服务,多办实事,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效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我们首先转变作风,对前来咨询、申请办理合作社的群众,热情接待,讲清政策,精神鼓励。其次努力协调工商、金融、税务、等方面关系。再之,深入基层搞好调研,深入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改进和发展意见。
三、运行特点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一些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示范合作社建设成效明显。我们按照省、市示范社建设标准,切实加强示范社的引导、管理、服务,充分发挥示范社的带动作用,南樊镇协首果业科技专业联合社积极为合作社成员提供技术服务、聘请专家到农户地里为农户提供技术帮助,社员可以面对面提出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每亩地收入达1.5万元。大交镇浍南村草莓专业合作社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草莓,每户年收入达2万余元。
2、参与主体多元化。目前,我县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农村能人、村干部、企业家等,还有许多年轻有为、有的村官也参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如南樊镇吉峪果业合作社和永红蔬菜专业合作社等。
3、带动了一方产业。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一村一品一社”的标准要规范专业合作社,结合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指导管理服务合作社,做大做强一批参与农户多、效益明显的示范合作社,充分发挥示范社的作用,从而带动了一村一品工作的开展,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阶段,从内部管理机制到对外业务拓展,还存在着一定困难和问题。
1、融资有待进一步加强。多数合作社是在能人、大户带动下成立的,吸纳普通农户自愿参与,合作社自有资产不多,融资能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2、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除少数几家合作社规模较大外,多数规模较小,停留在技术和信息服务以及产、销的层面上,规模效益还未完全呈现出来。
3、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少数合作社组织结构松散,合作社与社员利益联接不紧,还没有形成紧密的经济实体。
二○一二年十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