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营管理
山西省永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2012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3-03-08 00:00:00来源:中国三农市场网作者:方同

按照运城市农经管理中心2012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计划,结合永济市委、市政府今年农业工作的具体安排,永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站在局领导的安排部署下,及早动手、及早安排,年初对各乡镇(办)下发了永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2012年发展和规范意见的通知》,并对各乡镇(办)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截止到2012年9月底,超额完成了市农经管理中心下达的新发展任务。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3家,超额完成130%,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联合社3家。按照“358”示范社标准,确定了省、市、县(3、4、15)家标准示范社建设。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宣传法规,强化培训。今年是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宣传年。我们按照省市要求,通过在各乡镇挂横幅、发传单大力宣传,市农经管理中心组织全体人员在舜都会堂集体散发传单,并通过手机短信、《河东三农报》等形式进行宣传、使我市所有合作社人员了解《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内容,更进一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员办社信心。5月上旬,我们又对省、市典型示范社理事长和财务人员进行了《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知识进行了培训,使合作社理事长和财务人员了解《条例》内容和合作社财务操作。增强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通过宣传培训,使合作社理事长和成员懂得只有按照章程和制度办事,才能把合作社建成农民自愿合作、自主兴办、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规范的合作组织。
2.典型引导,示范带动。今年按照省下达到我市的省、市、县3、4、7示范社任务,市农经管理中心高度重视,按照“358”示范社标准,通过各乡镇推荐,市局检查验收,确定了3个省级示范社、4个市级示范社、15个县级示范社,所有确定的省、市、县三级示范社必须按照“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市场规模化、财务制度化、质量安全化”的“五化”要求高标准完善,使之成为“产业有优势、带动能力强、农民增收快”的典型示范社。
3、抓“农超”“农校”对接。开拓合作社产品销售市场。为了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难,市农经管理中心根据“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销售”政协委员提案,通过和市教育局协调,减少流通环节。使东伍姓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保证蔬菜鲜、价格合理、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和部分寄宿制学校建立了供销关系,解决了合作社蔬菜销售问题;老冯家蔬菜种植合作社的深加工产品,通过参加太原、西安农产品对接会,使老冯家蔬菜合作社深加工产品进入了太原家乐福超市和门店及西安高校,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增加了合作社收入。
4、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合作社的产品竞争力。合作社要实施标准化生产,积极申报无公害基地,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竞争力、及时搜集市场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在阳光农廉网上及时发布,为合作社搭建供需平台,逐步实现网络营销。截止到2012年9月底,我市有27家合作社注册了商标。有6家合作社有无公害产品认证,有1家有绿色认证,有6家产品有QS认证,有3家有地标认证。
5、抓“三社”试点,促合作社发展。今年我们按照上级安排,重点抓好“三社”,要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瓶颈,真正使合作社按照“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市场规模化、财务制度化”的运行机制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村干部领办、合办、参与合作社的发展,使大学生村干部真正在农村这个大市场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6、加强指导,提高效益。今年我们要对现有的同产业、有潜力的农民合作社进行组织指导,以整合、壮大、提高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和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同品种的合作社向联合社发展,积极引导有规模、有品牌、有认证的合作社实现农超农校对接,使之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2012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收入高于普通农户收入的20%,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永济市80%以上村的主导产业。为永济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