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营管理
江西省南丰县2012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时间:2013-03-18 09:41:18来源:作者:柯静

一、发展现状及特点
  江西省南丰县围绕兴农富民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呈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今年12月底,我县先后成立了蜜桔、木竹、甲鱼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04家,入社社员达到2632人,社员股金达到32367万元,2012年,全县新开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22户,在发展类型上,呈现多元化特点:一是龙头企业(公司)带动型。即龙头企业带动发起,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如南丰县微红果业有限公司领办的南丰县市山金果柑桔专业合作社和江西南丰振宇集团领办的南丰县顺福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南丰县河萍毛竹培育专业合作社、南丰县根福毛竹培育专业合作社等12户毛竹培植专业合作社。该类合作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带动农户发展生产。二是农民自发组合型,由农民围绕某一农产品,自发建立“农户+合作社+基地”的合作模式,这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简单的组合,达到了技术联手、生产联动的目的。三是能人大户领办型。农民大户参加,由农民中的能人牵头创建的“能人大户+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合作社依托能人大户现有的技术、管理经验、资金、销售网点等优势,发展较快、成交明显,如南丰县贡桔源蜜桔种植专业合作社。四是供销社+农户合作模式,合作社依托供销社日臻完善的经营服务设施,不断增强的服务“三农”的功能,使合作社不断做大做强。在发展趋势上,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社呈现“五个转变”的特点,即由不规范各自为政发展向规范有序稳步发展转变,由松散间接的合作经营向紧密直接的利益联合体转变,由亲戚邻里间联合向跨地区跨行业合作转变,由单纯产后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转变,由能人单独闯市场向抱团作战转变。总体来说,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处于从萌芽成长阶段向加速发展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它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经过几年来的精心培育,虽然探索出一些好的路子,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认识有些不足,支持力度缺乏。有的干部对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要性、紧迫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引导、扶持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有的干部只注重眼前利益,把上级给不给钱和给多少钱作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前提,忽视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潜在效益。有的农户“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自立能力、自我发展功能不强,只能利益共享,但不能风险共担;有的种养植大户和能人缺乏奉献精神,对领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是顾虑,怕泄露了自己的专业技术,怕同行砸了自己的饭碗。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扶持不到位,如我县亚联蜜桔销售专业合作社2010得到农业部门“无公害蜜桔”扶持资金15万元,由于使用该笔资金产生矛盾,使部分成员要求更换理事长,而理事长又把公章和执照副本持为已有,导致部分成员上访,通过我们和有关部门工作,现在事件总算平息,但对该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蒙上了一层阴影。
  2、组织规模偏小,带动作用有限。农民专业合作社绝大多数规模较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社员与专业合作社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缺乏必要的再联合,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仍显不足。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加工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与农户利益连接不够紧密,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3、活动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的成本虽然较低,但仍需要一定资金才能维持正常运转,而目前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没有建立积累机制,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组织活动经费基本上靠大户赞助,靠党政支持解决,自身没有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其服务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4、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30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了登记注册,但大多数没有具体管理制度或不规范、不健全,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均沾,不愿风险共担,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之间诚信度不高,还有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乡镇为应付上级检查或考评所需办的,根本就没有运作,使我县专业合作社的数量上增长,质量确不高。
5、服务层次较低,合作领域不宽。目前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等初级合作内容为主,而如加工、销售等农民企盼的,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内容,由于受经济实力的限制,或受市场风险的影响,开展得比较少。
三、发展建议
1、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涉农各个领域百花齐放。
  2、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采取多种形式走访,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遇到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在发展中要做到一路“绿灯”,真正使其走上正规和壮大之路。
3、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员的培训,增强其市场意识,了解市场规划,督促其提高产品质量,推陈出新,出精品、提高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