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营管理
江苏省射阳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验介绍
时间:2013-03-29 08:51:00来源:作者:柯静

江苏省射阳县按照“发展一批、完善一批、提高一批”的思路,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蓬勃发展。截止2012年12月底,全县通过工商部门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508家,成员总数达到19.5万人。
一、“四个”拓展,不断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1、合作形式向多元化拓展。从组建形式上看,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由农村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牵头创办的有355个,占73.2%;村组干部牵头创办的有48个,占9.9%;龙头企业牵头创办的有17个,占3.5%;从生产要素看,以农村“三大合作”为主体,其中农民专业合作占86%,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资金互助合作也在加快发展;从行业结构看,覆盖了全县每个村(居),涵盖了农、林、牧、渔、农机、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和产业。
2、经营范围向多领域拓展。随着全县农民合作组织的逐步发展壮大,合作的领域不断丰富,农民合作经营领域从第一产业加快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服务范围涵盖了技术咨询、生产指导、农资供应、农机服务等各个环节,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实现了自办加工企业或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升了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3、服务功能向产加销拓展。射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建社初向成员提供技术、信息和购销服务,现已逐步延伸到储运、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服务,合作社已成为带动农民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走向专业化经营;一部分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开始创办直销点和网上商铺,陈洋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通过网络销售,每年销售景观树在20万株以上。
4、管理运行向大联合拓展。合德镇峰琴辣椒专业合作社联合“射阳富民”、“海河宏宇”、“兴桥惠农”等市场和合作社成立了“鹤乡缘”辣椒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统一物流装备、统一品牌标识、统一信息价格、统一窗口市场,有力促进了产业的融合,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四化”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和作用凸显
1、组织化程度得到提升。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农民从分散经营逐步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现全县基本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新模式。千秋镇爱民米业合作社采取订单农业模式,带动全县10多个镇(区)和驻射三大农场及周边县、镇4万多农户生产优质稻米,种植面积达到40多万亩。
2、特色化农业得到提升。射阳县每个高效农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本上都建有合作社,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全县优质大米、高品质棉、大蒜、南美白对虾、河蟹育苗等优势特色产业有了合作社的支撑,有效地衔接了产销流程,在合作中越做越强。合德镇以富民蔬菜、正齐莴苣、凤凰大棚蔬菜等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陈李路沿线2万亩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的“反季节蔬菜产业带”。
3、品牌化效益得到了提升。射阳县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重“以专立社、以特增效、以优占市”,坚持做到严把田间档案记录、严禁剧毒农药使用、严把农药安全间隔期、严格加工规程、严防产品物流“五关”,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至目前,全县已有45个合作社取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有2个合作社取得了绿色产品认证,有34个合作社注册了自己的产品商标。县庆缘康蜂业合作社“妙语”牌蜂产品系列,先后代表中国接受美国“FDA”和欧盟“FVO”的质量认证,成为直销产品。
4、集约化生产得到了提升。合作社把从事同类农产品经营的农户联接起来,发展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不仅凝聚、优化了土地、资金、市场等资源要素,而且有利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挥了农业生产的最大效能。为民机插秧专业合作社将农民手中的农机具联合起来,有成员51名,农机具77台套,实行统一调度、统一作业价格、统一作业标准,实行商品化育秧,防虫网遮盖,不仅解决了一家一户育秧虫难防、病难治的技术难题,而且每亩可节约成本130元,并连续两年赴河北省唐山市作业,年农机服务总收入达到259万元。
三、“四个”提高,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质增效
1、强化组织建设,提高带动发展能力。一是对示范社要继续培育壮大,帮助建基地、创品牌,兴办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吸收更多的农民入社,走共同富裕之路;二是对能保持正常运转、带动效果明显的社,应帮助总结经验,制定发展目标,落实规划措施,尽快培育成示范社;三是对规模过小、入社成员少、注册资金不多、带动能力较弱的社,应帮助扩员增资,拓展服务内容,抓好经营管理,促其向大社强社转变;四是对有着产业和产品优势,农民又有合作激情的,应帮助组建新的合作社,让更多的农民从合作社中增加收入。
2、健全各项制度,提高规范运作水平。一是要建立好基础性台账。应按照省“五好”示范社建设的要求,指导合作社建立各类台账。二是要落实好财务管理制度。要制订好财务管理、盈利分配、内部积累和风险保障等制度,确保合作社的健康运行。三是要引导民主议事。合作社的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应正常开展活动,真正把合作社办成农民自己的组织。四是要真正实现二次分配。要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激发合作社内生动力。
3、促进联合发展,提高组织自身实力。一是要创新合作模式。对同类或具有关联性、互补性的社,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实行跨行业、跨区域组建专业合作联合社;积极探索建设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村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专业合作模式。二是要推进产业化经营。鼓励和支持合作社自办或参与兴办加工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合作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不断壮大合作社的经济实力。三是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以科技创新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带动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4、注重组织推进,提高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要落实好扶持政策。要从财政扶持、税费减免、用地用电、金融信贷等等八个方面给予合作社政策支持;二是要明确工作职责。地方党委、政府要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和运转,要把合作社视为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载体。三是加强合作社队伍建设。要根据合作社的经营、服务、产销、加工等不同环节培训合作社的成员,要支持和鼓励合作社采用多种形式培养管理人才,聘用职业经理人;要鼓励返乡创业农民和大学生村官领办创办合作社,支持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二O一三年二月二十七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