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我镇农业以“柑橘、茶叶”等多种经营为主,与其他地方相比,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意义更加重大,要求更加迫切。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当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经营规模不大、运行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其固有功能的发挥。掘笔近期走访了几家我镇的柑橘产销专业合作社,认为发展极为不平衡。下面进行一次简单分析。
一、各专业合作社大致相同的做法
1、内部管理方面加强了制度建设。各个合作社都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在镇财政所的具体指导下,设立了合作社应有的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基本配置,并定期组织全体社员,特别是理事会、监事会以及各管理人员加强学习,逐一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各项具体的管理制度,如议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基本构建了合理的生产管理体系。
2、服务社员方面解决了产、销两环节中的困难。
一是在防治病虫害方面,组建了田间“保姆”队,以保证果品质量。部分合作该社制定了柑橘病虫害统防统治方案,组建劳务技术服务队,采取集中连片防治方法,对社员及非社员柑橘园进行有偿代管服务,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病虫防治效率,提升果品质量,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双向流动。
二是在销售方面,解决社员卖柑难,坚定了社员种植信心。今年柑橘销售面临着产量减少和市场购买力不强的双重考验,面对如此形势,合作社迎难而上,克服客源少、资金短缺等困难,积极开拓场,采取订单式收购、网络式销售方法,同时尽可能多的为广大柑农和为社员提供柑橘销售信息服务,鼓励社员广开销售之路。
三是大力开拓市场,挖掘销售渠道。目前,走访的几家合作社大都已在县城茅坪设立了直销点,有的还在恩施租设立了销售门面,沙镇溪镇蜜源柑橘专业合作社还与宜昌宜人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还有几家合作社常年聘用若干农村经纪人,充分利用各自人脉资源,挖掘拓宽销售渠道。
3、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树立了自身形象。
一是部分专业合作社向秭归县工商局申请注册商标,如秭归县沙镇溪镇蜜源柑橘专业合作社的“瓣瓣香”牌椪柑、秭归县金江柑橘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注册了“金江”牌椪柑等,同时,在对社员柑橘种植管理上加强技术指导,严格施肥、用药、修剪、采摘等环节标准,不断提升柑橘品质,树立自身品牌。
二是强化了对外宣传,提升了行业知名度。近几年来,合作社借助网络、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积极加强对外宣传。沙镇溪镇蜜源柑橘专业合作社请秭归电视台《垄上行》栏目专门制作了两期节目,报道了该社在发展过程中好的做法和遇到的现实困难。湖北日报记者刘天纵采取蹲点报道的方式,通过参与合作社日常工作,对合作社在柑橘销售和柑橘园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报道研究。
二、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专业合作社经营方式简单,没有更深层次的管理,只是形成“抱团”销售的形式,更有甚者个别人还有“空手套白狼”的想法,假借组建专业合作社的名义套取政府补贴、扶持资金。
二是内部管理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为运作中一些制度约束、财务约束以及利益分配和风险规避等机制还不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社员权利义务不尽明确。
三是人才匮乏。目前,合作社发展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很少,尤其是现在农村年轻人不愿在家种田,绝大部分都外出务工,现在留存只有老、妇、幼,社员管理水平低,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缺乏合格的财会人员,在凭证的取得、记账、报表编制等会计业务上,难以做到规范。
四是缺后续发展资金。虽然有关政策规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贷款给予倾斜,但实际操作中很难,社员中大多没有多少积蓄,只能望尘莫及,合作社要想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要么靠临时性资金周转或个人短期借款,要么就是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项目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壮大。
五是缺示范基地。由于合作社目前没有自己的基地,仅靠宣传发动来引导社员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管理,难以激发农民共同发展的热情和信心。
三、建议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各专业合作社应按照“强基础增后劲”的基本思路,在稳定中求发展,力争实现新突破。
(一)建设一片示范基地
合作社应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建设一片属于合作社自身的柑橘基地,通过建基地、树品牌、做样板,带动和引领社员统一技术管理,形成“基地+农户+合作社”模式,以点带面促发展。
(二)抓好两大环节
一是在生产环节,严把科技关,做到合理施肥、综合防控、科学修剪,不断提升柑橘品质。
二是在销售环节,把好采摘关,杜绝恶性早采、优化服务,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扩宽销售渠道。
(三)设置三个中心
一是农资配送中心。即对所有社员实行统一农资供应,通过与厂商直接挂钩,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农资直达每个社员,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质量。
二是社员培训中心。即为所有社员提供一个技术指导和学习交流的平台,以搞高社员管理水平、更好地发展生产。
三是产品交易中心。即合作社将社员柑橘集中分类,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清洗、打蜡、包装、等,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四)健全四种网络
一是健全组织网络。完善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下属各部门以及党支部、团支部、工会等组织机构,健全相关制度,形成规范合理的多元管理格局。
二是健全营销网络。一要继续巩固和深化与既定客户的合作,争取有新的突破;二要努力开辟新的市场,不断创建新的销售窗口;三要加强与农产品开发公司、同行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四要充分利用农村经纪人的市场开拓作用;五要尝试网络销售这一新型销售模式。
三是健全服务网络。合作社要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加大劳务技术服务队建设,延伸服务范围,将合作社托管柑橘园模式推广推开,为广大社员和柑农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条龙优质服务。
四是健全宣传网络。一是建立网站,加强品牌宣传;二是积极参与各种推介交流会,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介力量,扩大对外宣传;三是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动态,接受领导意见和建议,及时加以改进;四是认真谋划好各项工作,向社员开展广泛宣传,以吸引农户加入,扩大经营规模。
总之,合作社要团结一致,扎实工作,扩大规模,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做好产前当“红娘”,产中当“保姆”,产后当“货郎”的角色,更好地服务社员,服务柑农,成为引领地方产业发展的新主流。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