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营管理
山东省莒南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3-04-26 09:44:06来源:作者:刘毅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不断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迈入了规范化发展的新轨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750个,其中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46个,入社成员3.4万个,带动非成员农户8.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包括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流通业等几大行业,基本囊括了当前农村经济的各个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介入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全过程,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难点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2010年底,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56个,2011年底发展到656个,到目前累计达到846个。其中,各级示范合作社204个,天湖渔业专业合作社、宏益蔬菜专业合作社、玉芽茶叶专业合作社、恒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等4个被认定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远景养殖合作社等80个合作社为市级示范社,另有120个县级示范社。二是主体多元化。我县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积极鼓励各类经济主体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多种发展类型。如能人带动型、村“两委”领办型、产加销结合型、龙头牵动型等。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的作用。一是推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加快了全县的农业规模化经营步伐,使专业合作社成为带动一方农户、发展一方经济的重要力量。如,文疃镇西璇子村远景种养专业合作社实行“六统一”(统一整地、统一调整种植结构、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应用农业先进技术、统一播种、统一订单销售产品)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推动了土地规模经营,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每亩地增产达到20%以上,专业合作社每亩纯增收益约200元,实现了成员与专业合作社的“双赢”。二是搭建了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如,洙边镇玉芽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办技术讲座、召开技术研讨会和培训班等形式,强化和延伸科普技术的普及,将先进技术和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科技、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有机衔接,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三是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有效避免了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无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市场风险。如,涝坡镇马亓山果品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标准化生产新技术,形成以果品种植户为基础,以合作社为载体,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通过合作社带动种植户,促进果品种植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促进了农民增加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的生产经营战略,使成员的产品销量增加,价格提升。如,板泉镇小赵庄村宏益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成功建起了近400亩的绿色蔬菜基地,生产的西红柿取得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质量认证,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该基地已成为山东农业大学大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五是延长了产业链。专业合作社通过建设保鲜冷库、创办加工厂,解决了鲜活农产品的就近加工,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价值。如,大店镇永益草莓专业合作社通过建设草莓保鲜库,实行就地加工,不但解决了草莓鲜果不耐储存和长途运输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当地一部分农民就业,不用外出,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挣钱。
  二、采取的具体措施
  1、政策扶持,强力推动。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加大扶持、培育亮点”的思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2010年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县里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重点对内部管理规范、辐射能力强、产业支撑作用大的专业合作社予以重点扶持和奖励,有效地激发了全县农民开办各类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规模、提水平、增效益,增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县政府协调工商管理和税务等相关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实行免征登记注册费,免征营业税和落实所得税等优惠政策。
  2、规范管理,有效运作。2010年,制定出台《莒南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的意见》,积极发挥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的主阵地作用,对已建的合作社依法进行规范、指导,建立财务账簿,健全内部组织机构,完善内部决策、经营、收益分配等机制,实行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的“三会”制度,真正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办成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合作组织,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机制灵活、运行规范、管理民主、服务全面”的办社宗旨。
  3、典型引路,扎实推进。全县每个乡镇确定3-5个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运行质量高的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加大社员培训力度,提高成员的整体素质,进而辐射带动全县合作社发展。积极推广示范专业合作社成功经验,通过典型示范,让更多农户感受到参加合作社的优越性,以点带面不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近年来,全县培育县级示范合作社社达到120个。
  4、项目拉动,激发活力。紧紧抓住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有力契机,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近年来,通过项目申报,争取省财政扶持资金近900余万元,有效地激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活力,提升了产业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够均衡。目前的846个专业合作社实力参差不齐,多数规模偏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成员与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同类专业合作社之间缺乏必要的再联合,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带动作用不够强。
  2、内部管理松散。一些专业合作社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生产经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随意性较大,虽然有各项规章制度,但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有效地合作生产和经营,整体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比较弱。
  3、品牌意识差。由于市场意识淡薄、科技含量较低、没有长远发展的打算,多数专业合作社没有自己的主打品牌,缺乏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的潜力。
  4、信贷支持力度不强。专业合作社势单力薄,金融部门尚没有较为宽松的信贷扶持政策,制约了专业合作社的顺畅发展。
  四、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为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下一步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规范,提高凝聚力。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制度建设为重点,积极帮助合作社完善章程、健全内部机构,全面规范合作社的设立登记、民主管理、生产经营、统一服务、财务分配,着力促进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和经营效益的提高。
  2、抓典型,增强辐射带动力。抓好典型示范引路,积极选择一批产业特色强、经营规模大、示范效应好、助农增收明显、运行机制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示范社或规范社加以培育,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并认真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及时抓好典型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以带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快速发展。
  3、抓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针对我县农业特色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品牌认证少、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积极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疫病防治体系,加快合作社农产品的品牌认证步伐,积极打造市场品牌,追求品牌效应,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抓联合,提高整体实力。加强联合与合作,是提高专业合作社整体实力的关键。我县同产业类专业合作社较多,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引导同行业、同产品的专业合作社组成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更高层次的合作和联合,形成交流协作、规范自律、服务维权和产业整合的平台,统一协调产业发展,统一打造知名品牌,统一开拓市场,发展和壮大合作社整体经济实力,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5、抓扶持,助推合作社发展。落实财政、税收、信贷、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和农产品绿色通道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及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培育一批实力强、带动力大、辐射面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