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福县寮塘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3-11-26 00:23:44来源:作者:刘毅
一、基本情况
谷口村属安福县寮塘乡管辖的行政村,地处寮塘乡西北部。寮塘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就建在谷口村。据调查,该村有13个村民小组,447户,1923人,劳动力1442个,常年外出务工人员572个,耕地面积2873亩,林地面积22357亩,水面20亩。全村43名党员在村支书的带领下,认真搞好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使该村烟农合作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民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二、主要做法
1、发挥有利优势,扩大产业规模。谷口村早在2005年就有种烤烟的习惯,尽管当时规模不大,但通过多年的经营生产掌握了种、烤两方面的过硬技术,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12年春,在领头人彭湘生的倡导下,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大力搞好宣传,积极鼓励村民自愿加入该村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使合作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今年该村合作社入社社员由去年的150户增加到223户,增长了49%。烤烟种植面积由去年的1700亩扩大到3101.6亩,扩大了77%。目前合作社集中连片的烟叶长势喜人,增收有望。
2、健全组织机构,创新经营模式。合作社自成立以来成立了组织机构,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并逐步得到完善。合作社按照“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专业合作”工作原则,采用“公司+合作社”的经营生产模式进行有效运作,实施规范化管理,使合作社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营的全面健康发展。合作社围绕“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发展思路,以公司为龙头,以合作社为主体,以专业服务为手段,切实加大烟农专业合作社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合理调整烟叶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努力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不断扩大烤烟生产规模,保障农民增收。合作社已成立了五个服务队,为合作社社员搞好种、烤等相关技术服务。一是育苗服务队,在合作社统一管理下开展育苗服务。二是机耕服务队,用合作社的(烟草公司用补贴款购置调拨的)大型翻耕机、起垄机、培土机等农用作业机械,开展专业机耕服务。三是植保服务队,对烤烟、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四是烘烤服务队,必须按烘烤技术操作流程提供烘烤服务。五是分级服务队,在烟技员指导和烟农监督下,为烟农及时提供分级服务。
3、完善服务实施,增强服务功能。合作社建立服务管理、技能操作培训等制度,并配置了设备齐全的生产作业机械,健全了服务体系,完善了服务实施,增强了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水平。一是合作社对五个服务队的服务工作制订了规范合理的管理办法,确保了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烟草部门每年至少要举办一期培训班,对烟技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烟叶生产管理技术水平,更好地为烟农提供技术服务。三是合作社已建好了1400个烤烟房,并配备了多功能起垄机、培土机、拔杆机、喷雾器、三轮运输摩托等各种机械12029台、只,共计折款45.7万元,减轻了烟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合作社专业化、组织化、机械化、标准化经营生产管理水平
4、加大专业合作,促进农民增收。烟农合作社在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统一实行了科学管理、一条龙配套服务,使社员减少了销售环节,避免了无序竞争所造成压级压价情况出现,降低了市场风险,稳定了市场价格,确保了烟农大幅增收,显现了合作社的强大优势。2012年合作社累计种烟1700亩,总产值达523.6万元,社员户平产值3.5万多元。今年合作社扩大了种烟面积,其面积为3010.6亩,预计总产值可达950多万元,社员户平产值4.2万多元。寮塘乡在烟农合作社的影响带动下,农民种烟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并先后建立了多个烤烟生产合作社,经济收入水平大幅提升。2012年,全乡种烟面积达1.6万亩,产值达4500万元,利税650多万元。
5、强化内部管理,促进壮大发展。合作社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章程、理事会、监事会、财务管理、盈余分配、社务公开等一系列制度,健全了约束、管理、监督机制,规范了操作程序,强化内部管理,增强了自身活动,推动了合作社进一步壮大和发展。一是合作社增强了烤烟种植面积,扩大了土地流转规模,为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资源浪费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农民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社会综合效益。2012年,合作社采取向农户统一租赁,再返租给社员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流转面积为3010.6亩(含其他村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比例达76.8%,其流转价格每亩为480元。二是合作社烟农收入的大幅提高,带动了全县周边区域农民自愿主动组成创办合作社,据调查,全县已建烤烟生产合作社8个。三是合作社的合理运作,使烟农的经济收入有了大幅提升,农民的发展意识和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民的致富意识、升位进步意识不断增强。该村43名党员中有40名被培养成致富能手,有8名致富能手培养成中共党员,有6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四是烟农合作社生产经营服务管理机制的创新,为农民增收致富,改善生活环境奠定了基础。合作社烟农经过几年的生产和经营,钱慢多起来,家里也富起来了,不少烟农靠发展“黄金叶”生产盖起了小洋楼,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合作社的壮大和发展增添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也为该乡加快实现“烤烟富乡、工业强乡、城建旺乡、实业稳乡”的奋斗目标发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存在问题
1、土地流转价格不合理。合作社烟农流转土地所获得租赁收入相对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作社经营生产的进步发展。
2、对合作社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够。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合作社的扶持没有制定相应政策规定和实施办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一些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的政策措施难以认真贯彻落实。
3、专业技术培训范围不广。烟草部门只对烟技员进行培训,而没对合作社烟农开展专业技术培训,致使烤烟生产技术的全面推广受到一定影响。
四、意见和建议
1、培育流转机制,发展合作组织。各级政府、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在土地流转过程,健全完善县乡流转中介服务机构,培育流转机制,拓宽流转市场。同时成立政策、信息、中介、登记、公证等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健全服务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并按照价格规律,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以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流转,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稳步健康发展。
2、完善支撑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数是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的联合组织,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加强完善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支撑体系建设,是增强发展活力,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为合作社发展创造便利条件。二是加大信贷支持,放宽信贷政策,减少信贷利率,降低信贷门槛,简化信贷程序,帮助合作社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三是实行税收优惠,采取倾斜政策,减免征收合作社的所得税、增值税。
3、抓好专业培训,培养专业人才。合作社社员年龄层次不一,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素质偏低,与新时期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培训制度,重点对农民合作社负责人进行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应采取分期分批的办法对合作社社员进行操作技能培训,使他们既懂政策,又有专业技术,以增强合作社发展潜力,进一步推动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