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营管理
蹄疾步稳推进确权登记颁证 众志成城筑牢农村改革基础
时间:2014-11-08 12:28:44来源:作者:刘毅

  农村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各项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中最艰巨、最复杂的基础性工作。这场涉及到全省1519个乡镇、17441个村、200015个村民小组、864万户农村家庭、3482万农村人口的改革,正以波澜壮阔的态势,蹄疾步稳地在赣鄱大地推进。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截止到5月底,11个设区市、73个县(市、区)召开了动员会,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开展了培训宣传,全面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40个县(市、区)已基本完成入户摸底调查、地块指认等调查摸底工作,正进入第一次张榜公示阶段;10个县(市、区)已进入调绘勘测阶段,其中余江县、贵溪市完成航测,正在进行按户勾图;铜鼓县、南城县已基本完成绘制内页图,正在进行二榜公示,铜鼓县于5月11日颁发了我省全面启动新一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来的“第一证”。
  一、主要做法
  归纳起来为“七个坚持、七个确保”:
  一是坚持党政统一领导不动摇,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省委强卫书记、省政府鹿心社省长高度重视,分别亲自到多地农村深入调研,在省改革领导小组下专门成立了由省委副书记尚勇任组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莫建成任副组长的省委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确定了今年的重点就是抓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各级也相应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形成了五级一把手亲自抓,四套班子齐上阵的领导机制。省委副书记尚勇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八次深入市、县、乡、村组调研,与干部群众一道研究政策,破解难题。同时,根据今年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专门研究制定并及时印发了全省农村改革工作要点,为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是坚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根本目的是农民得实惠、农业增动力、农村添活力,成果惠及农民。为此,各地都注重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动农民、依靠农民,通过政策宣讲、编印宣传手册、印制宣传挂图等方式,大力宣传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坚持民主协商选择确权模式。对确权登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果没有明确法律政策规定的,均依法务实,采取“一村一策”,由“村民议决”解决。
  三是坚持以改革精神促改革,确保确权登记颁证顺利完成。在实践工作中,倡导用改革的办法推进改革,坚持科学化、信息化、市场化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习他人经验与自己试点总结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利用现有成果,整合各种资源,组织专家和科研部门研究破解技术难题,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高质量、快速度、低成本地推进。
  四是坚持凝心聚力共担当,确保确权登记在合力中推进。此项工作涉及千万农民切身利益,需要在凝民心、聚合力上下功夫。为此,各地努力向农民讲清,通过“定成员、准登记、赋真权、确实地、颁铁证”,让农民土地有身份,流转有保障,贷款有抵押、创业有资本、合作有基础、种田有责任,农民是真正的得利者,从而极大地把农民号召起来,把千千万万农民的心凝聚起来,形成巨大改革洪流。同时,通过各种动员培训,使各级党政部门领导和干部务必认清,这是一场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大计、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工作,而是必须做好、加快做好的工作,从而调动起发改、财政、金融以及所有涉农部门支持、帮助和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协同作战、齐抓共管的合力。
  五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确保确权登记依法规范推进。改革既需要大胆创新,更要求“蹄疾步稳”。为此,坚持做到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有机结合。在《江西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起草过程中,省委省政府领导及省农业行政部门负责人多次到赣州、吉安、宜春、抚州、新余等地调查研究,深入到农民群众当中,直接听取农民心声。在此基础上,先后召开市、县、乡不同层级的党政部门座谈会,广泛征询各级各部门意见,并由省深化农村改革专项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修改,最后由省政府常务会审定。切实做到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使国家的法律法规与我省实际有机结合,落到实处。
  六是坚持公平公正与公开,确保确权登记在阳光下操作。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坚持阳光操作,做到“四公开”,即村组方案公开、摸底结果公开、调绘面积及边界公开、指认结果公开,有效化解了各种纠纷和矛盾,实现了纠纷不出组,矛盾不出村,有力地保障了确权登记颁证平稳有序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七是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确保确权登记高质量完成。传承是改革的基础,创新是改革的精髓,实践是改革的法宝。按照这个思路,在工作中注重坚持以二轮承包为基础,以“二调”成果为依据,实现了确权登记颁证与二轮承包稳定不变的有机统一。在具体的工作进程中,又注重方法的创新。如在政策宣传上,既利用墙报、致农民一封信、广播电视等传统方式,更注重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型传媒;在摸底调查时,既采取登门入户等形式,更注重利用手机短信、QQ、微信、12316信息平台等现代通信手段;在地块指认时,既动员农户到现场指认,同时也充分利用微信、QQ等手段传输高清图片、数据给外出农民确认。在面积测量过程中,既利用传统测量方法,充分运用二调成果,同时鼓励使用无人机低空航拍等技术获取高清晰度影像图,确保面积准确无误。
  二、主要特点
  集中体现为“七个基础”:
  一是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下决心。全省下决心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基于对农业农村情况摸得准、对农民思想动态掌握准、对涉农政策把握准的“三准”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决策。在确权登记工作开展前期,省领导率先垂范,亲自进村入户,与群众“一张板凳聊天”。省农业厅全体动员,先后派出100个调研组和100个督导组深入全省432个乡镇、914个村、5450个农户和农业经济组织,访谈农民25196人次,形成调研报告300余篇,为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在坚持政策的基础上定方案。工作方案的科学性事关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成败。各地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牢牢把握政策的底线,不能碰的红线坚决不碰,需要大胆尝试的环节敢于创新,同时又结合各自实际,上下反复征求意见,力争做到万无一失。实践表明,各地的工作方案既有政策底线,又各具特色,富有创造性、操作性和针对性。
  三是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找方法。确权登记工作每个环节受地理位置、人文习俗等因素影响,工作方法必须灵活机动。在调绘勘测、路线图确定、地块指认、农户确认等环节,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找方法。比如,平原开阔地区充分利用国土部门二调数据,丘陵地区则运用航拍辅助勾图。
  四是在尊重村组的基础上抓落实。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真正操盘手是村组干部和村民理事会成员。因此发挥村组的积极性,调动村民理事会成员的主动性,是决定该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村组干部和理事会成员既是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组织者,也是直接操作者和受益者,在村民中起到领头羊作用。各地通过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充分尊重村组、依靠村组、帮助村组,发挥村组干部和村民理事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了确权登记颁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是在发动农民的基础上解难题。各地在确权登记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千差万别,有的是交叉纠缠。只有通过广泛宣传,政策讲解,让广大农民群众深刻认识到,确权颁证是“让承包地拿到‘户口本’,让农民吃上‘定心丸’”,是党和国家给农民又一重大惠农政策,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只有靠农民自己发动起来,农民自己出主意、找方法、解难题,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潜在的不和谐因素。比如一些地方个别农民不同意确权登记,其家族成员自行主动做其工作,讲解政策,分析利害,让其认识到这是一项惠农政策,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进而主动参与进来,有效化解了不和谐因素。
  六是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保确权。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必须以农民满意为基本准则、以确保稳定为底线。不管确权工作如何开展,路线图怎么定,最终要以农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衡量标准。各地在工作中制定应急预案,依靠农民,建立矛盾化解机制,确保矛盾化解在村组,消除在萌芽,目前全省没有一起因为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而引发的出村组的上访件。
  七是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抓进度。保证质量是前提,是关键。各地既严格按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确保今年基本完成,也深刻认识到这次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加快进度的同时确保工作质量。在制定方案时,反复征求意见;在开展动员培训时,范围延伸到村组;在调查摸底时,不漏过一家一户;在公示过程中,确保公平、公正,在保持稳、快的同时,严格坚持高标准、高质量。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主要是“七个抓紧”:
  一是抓紧“两证一簿”样式的设计。在农业部颁布的样式基础上,根据江西需要,设计出符合江西特点的承包权证、经营权证和登记簿样式,争取在6月底前完成。
  二是抓紧做好调绘勘测相关工作。8月初落实全省各地利用二调数据情况,对能用的充分利用,对不清晰的,通过航拍加以辅助;基本完成按户勾图和绘制内页图等相关工作,力争8月底完成第二次公示。
  三是抓紧做好审核登记相关工作。9月初完成制作平面图,9月中旬完成编制登记簿,9月底前完成确权登记工作。
  四是抓紧落实工作经费。一方面,继续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争取列入整省推进试点省份;另一方面争取省财政部门尽快落实各项工作经费。
  五是抓紧健全宣传网络体系建设。构筑贯穿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层面的全方位、立体式宣传体系,形成改革的“动车组”效应,为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六是抓紧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实现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数据资源的信息化、共享化,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手段,构建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
  七是抓紧督导。结合“百名处长挂百县”活动,定期派出100个督导组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督导,每半月通报一次进展情况,在保证进度的同时确保高质量。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