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吐鲁番地区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精品版”的精神,2014年10个精品农民合作社培育工作在地区水指办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7大指标有序进行,圆满完成了10个精品示范社的培育任务。培育重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
在吐鲁番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水利建设指挥部的领导和部署下,年初下发了〔2014〕1号文件《关于培育精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通知》,明确了2014年培育10个精品示范社的目标任务,其中:吐鲁番市4个、鄯善县4个、托克逊县2个。并制定了培育标准,各县(市)指挥部把精品农民合作社培育工作列入了县市农业目标考核,强化了指导和服务工作。
二、把好培育对象筛选关、确保全面性
2014年初在640个农民合作社中筛选15个培育对象,筛选工作把好四关:一是把好合作社团队关。包括社员、技术人员、营销人员。二是把好硬件关。包括基地、商品化处理设备:(比如包装、冷库、包装标识)。三把好市场关。包括合作社固定的销售关系,农社、农企、农校对接等。四是把好特色行业关。15个合作社兼顾到吐鲁番的5个特色行业,其中:蔬菜种植6个,养殖4个,设施林果2个,葡萄干加工2个,花生1个。
三、细化考核指标、增强可操作性
针对2013年培育指标不完善性,2014年对成员管理、销售管理、农资管理、农产品质量管理指标补充和完善,由2013年的7个大项,13个小项细化成7大项、21个小项,尤其在成员管理、销售管理、农资管理、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成效等方面加大分值比重,通过培育指标的补充和完善,增强了可操作性,同时对精品农民合作社培育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四、建立培育制度、保障工作有序
一是上报进度制。每个月5号前,县市指挥部向地区指挥部报上个月进度。二是监测制度。一年对精品农民合作社发展运行情况进行2次监测。三是竞争淘汰机制。15个拟培育合作社中最终确定10个精品农民合作社,根据培育过程中合作社积极性和运行情况,对不配合指导和服务、培育进度止步不前的予以淘汰。
五、入户调研、指导、确保工作顺利进展
2014年地区农经局结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深入合作社指导和服务作为精品农民合作社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是入户走访工作。3月中旬,地区农经局组织人员到合作社走访入户。走访了5个合作社,6个乡镇、6个村,听取了部分农民对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撰写了《吐鲁番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二是指导、督查工作。4月17日-19日,地区农经局组织人员对各县(市)拟培育15个合作社运行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重点对合作社机构建设、基地建设、社员管理等3个方面内容进行指导和督查,针对每个合作社发展情况提出了个性化的指导建议。
六、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
2014年精品农民合作社培育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些典型,一部分合作社把创意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在“多元、特色、求新”上下工夫;一部分合作社采取种养结合、融入采摘观光旅游元素立体经营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发展求效益。一是把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精品版”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升级版”紧密结合起来,部分合作社依托旅游资源开辟了旅游观光和采摘项目,拉长了农产品产业链。如吐鲁番市鸿峰蔬菜种植农民合作社位于火焰山,依托火焰山的旅游资源,专门开辟了草莓观光采摘线路,凡是进入草莓棚观光的游客,每人门票10元,游客免费品尝草莓。吐鲁番市新生缘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了170亩葡萄及杏树套苜蓿用于养殖驴和鸡,依托葡萄沟的旅游资源,该社开辟了杏子、葡萄采摘线路,游客在这里可以炖土鸡,品尝驴奶。鄯善县吐峪沟大峡谷农业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办起了农家乐,每年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接待时间由以前的6个月延长到现在的12个月。同时合作社还进行深加工分割羊肉,把羊不同部位分割成小包装,一件精包装6公斤的羊肉价格达500元,在鄯善县供不应求。
2、林果发展求精品。设施林果除了发展葡萄外,设施草莓、杏子、油桃、樱桃也开始起步,这些品种规模虽然小,但市场效益好,产品定位针对高端人群,包装追求精美,每公斤价格比大田高出60%以上,每公斤设施草莓的价格是设施葡萄价格的8倍。鄯善县鲁冬瓜种植农民合作社今年种植了3个棚的草莓,虽然这里土壤并不适合草莓生长,亩均生产成本为25000元/亩,但在当地比较稀有,市场效益比较好,合作社拥有熟练的种植技术,今年草莓价格200元/公斤,明年计划扩大面积。托克逊县甜满园瓜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郭勒布依乡有104个大棚,近两年投资200多万元种植葡萄和杏子,杏子在4月25日左右上市,每公斤价格30-40元,比大田早15天,价格比大田高12-17元/公斤;葡萄在5月20日上市,每公斤价格20元,比大田早2个月,价格比大田高10-12元/公斤。
3、种植安排卡时间。抢抓时间机遇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抓早市、避高峰、保晚市是合作社的经营之道。托克逊县丰收果蔬种植合作社种植的黄瓜早上市的在3月20日以前,晚上市的在4月20日以后,有效的规避了4月20日左右东北黄瓜集中在乌鲁木齐上市的高峰期,同时填补并抢抓了供不应求的“黄金期”
4、安全生产定标准。根据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分级的要求,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部分合作社制订了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组织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有效地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如吐鲁番市恒盛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吐鲁番市鸿发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托克逊县康蔬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鄯善县遂达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鄯善县鲁东瓜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都制订了生产标准,有生产记录,建立了质量追溯制度,成员产品按照等级收购,达到标准价格会高一点,达不到标准价格低1-2元。
5、产业发展求品牌。一部分合作社注重品牌培育,注册了个性化商标品牌,追求品牌效应和包装效应。如:鄯善县鲁东瓜果农民合作社注册了“八大红”商标表达了草莓颜色红与众不同,吐鲁番市新缘生态农民合作社注册了“新缘生态”商标表达了绿色和健康,鄯善县吐峪沟农产品农民合作社注册了“美丽滋”表达了产品味道鲜美。托克逊康蔬果蔬农民合作社注册了“销尔村”表达产品地域性和唯一性。合作社统一品牌和包装已经成为成员增收点,用合作社注册商标和箱子统一包装的蔬菜比散装的蔬菜价格高0.5-0.8元/公斤。
6、示范建设求精品。2014年三项举措使精品农民合作社培育工作质量高、效益好带动力强。一是抓管理、促规范。10个合作社完善了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成员代表大会制度、成员账户制度、农资管理制度,设立生产、财务、销售、技术指导等部门,明确岗位职责,通过制度完善,规范了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二是抓品牌、找定位。10个合作社中8个合作社有自己的品牌,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按照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分级包装,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三是抓销售、拓市场。10合作社在内地建立直销店有5个、在疆内和本地有稳定的销售关系的合作社有5个,除了销售本社社员的农产品外,还带动非成员农户2336户。通过一年的培育,2014年10家精品示范社质量高、效益好、示范作用明显,10个精品示范社社员人均纯收入15239元,同比增长10%,高于非示范社社员人均纯收入39%,高于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比口径63%。
7、社会责任敢担当。在生产中合作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扮演市场主体角色、又在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发挥公益作用。吐鲁番市恒盛蔬菜种植针对作为生长的不同时期组织培训,一年来举办5期培训班,培训社员及周边农民1000多人次,产前为了减轻社员经济压力,平均每年为社员垫付塑料膜、种子等农资款200多万元,免费上门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鄯善县富盛农产品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担负起当地设施农业发展任务。2011年以前鄯善县鲁克沁镇当地农民不愿意种植温室,空棚率达到60%以上,2012年富盛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在鲁克沁承包了2000多个棚种植蔬菜和瓜,使该地空棚率将到3%。合作社不仅担负起当地蔬菜的种植和销售,而且每年向鲁克沁镇1大队、7大队、8大队交承包费500多万元,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还吸收当地富余劳动力200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