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又被列为2007年省委、省政府为民
办八件实事之一,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专门人员,深
入企业,了解情况,对此工作进行实时跟踪,及时调度。今
年上半年,我市六家试点企业以及省直三家农资企业在我市
的5个县市区共开设农家店124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56%,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农家店建设完成情况
根据湖南省商务厅湘商函[2007]58号《湖南省商务厅关于报送2007年8件实事考核指标分解情况和指标解释的函》,我市2007年度“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标准化农家店指标220家。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认真制定了《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方案》,将此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分别为:湘潭县98家,湘乡市98家,韶山市14家,雨湖区5家,岳塘区5家。并要求各县市区商务部门和试点企业每月5号前将本单位上月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情况,以书面和表格的形式报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同时建立项目检查验收制度。由市县两级商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组成检查验收小组,按照标准和要求,对试点企业新开设的农家店进行逐一的检查验收,合格的上报申请给予资金补贴。
从前六个月的情况来看,我市共开设标准化农家店124
家,5个县市区均按进度完成目标任务,尤其是雨湖区和岳塘区超额完成了任务。具体情况为:湘潭县完成50家,湘乡市完成50家,韶山市完成12家,雨湖区完成6家,岳塘区完成6家。
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通过运用连锁经营、
统一配送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保证了商品质量,改造和提升了农村流通网络,较好地克服了农村商业网点小且分散的问题,促进了农民消费,使广大农民免受了假冒伪劣商品的侵害,使农民告别了“油盐酱醋找个体,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县里”的传统购物方式,给广大农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使农村消费发生了质的变化,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充分体现出了“政府得人心,企业得市场,农民得实惠”。
二、具体做法
为确保“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市各级商务部门加强组织,强化措施,积极推进。
1、加盟形式。兆丰年、金虹羽新开设的农家店都是采用加盟的形式,与店主签订加盟协议,提出服务承诺和质量保障,双方履行好义务和权利,保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顺利实施。
2、培训方式。湘乡市商务局充分吸取去年的先进经验,今年继续采取培训方式,组织全市农家店店主及各乡镇办事处专干进行业务法规培训学习,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以及国家商务部建设标准,并参观和观摩示范店。通过培训学习,广大的店主加深理解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目的意义、开店程序和建设规范。
3、将目标责任分解到各乡镇。湘潭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领导小组将目标责任分解到各乡镇,明确了各乡镇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并将责任层层落实到位,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落到实处。
4、省直试点企业进入我市开设农资店。自2006年以来,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农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湖南兆丰年农资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市各县市区采取加盟的形式,到目前为止,共开设了182家农资农家店。
三、存在的问题
1、规模较大的试点企业积极性回落,而规模相对较小的试点企业实力不是很雄厚。湘潭试点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只有6家,且2家大的试点企业步步高、心连心公司积极性不高。步步高2006、2007年连续2年没有新开设1家农家店,只改建了4家乡镇店,心连心今年至今也没有新开设1家农家店。而湘乡振兴、湖南万凯源、湘潭金虹羽等企业积极性很高,但因受资金、人力等因素的影响,扩张能力不是很强。
2、国家相关补贴迟迟没有到位,严重影响企业开店的积极性。2006年度新开店的补贴资金至今没有落实,承办企业和基层商务部门多次打电话或来人询问国家相关补贴资金(每家农家店补贴5000元)到位的情况,现在已是7月份了,补贴资金却没有到位,使基层产生误解,各试点企业开店积极性明显回落。
3、农资店与生活品店的比率不平衡。由于农资连锁店的开设相对容易些,加上省直三家农资企业规模大,实力雄厚,在我市开店的积极性高,发展快,2007年我市新开农家店中,农资店数量大大多于生活品店的数量。
4、个别部门配合不力,优惠税、费的扶持政策没有落到实处,影响企业开店的进度。
二00七年七月六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