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2007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建设情况汇报
时间:2009-10-28 17:27:0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贝宜可
道县2007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建设情况汇报2008-1-2 8:53:49 办公室道县2007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建设
情 况 汇 报
道县商务局
(2007年11月30日)
2007年是我县实施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第三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商务局的精心指导、大力扶持下,经过我局和永州市曙光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道县金秋农资连锁有限公司试点企业的共同努力,全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现将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深入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实施和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对于促进农村消费,切实服务“三农”;对于改善农村消费结构、保障农民方便、放心消费;对于促进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使全县人民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重要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们充分利用印发资料、广播电视报道以及各种会议等形式和手段,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经统计,今年我县先后印发宣传资料200余份,县乡(镇)召开专门会议30多次,媒体跟踪宣传报道20余次。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全县人民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重大意义的认识,全面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了参与市场工程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科学布点,不留死角。为全面完成全年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布点建店任务,我们从年初开始就制定了年度工作方案,并本着“合理布局、不留死角、严格标准、不图数量”的原则,深入各乡镇场督促、检查,狠抓落实。目前止,全县完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64家,占年初任务60家的106%。其中:永州市曙光商贸有限公司高标准建立日用生活“农家店”44家,道县金秋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建立“农资农家店”20家,且全部为村级店。
3、改进完善,巩固成果。新建或改建“农家店”技术性强,要求高,难度大。为了保证各“农家店”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我们从“农家店”的店面设计、货架的设置和商品陈列等具体工作入手,对“农家店”业主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由于技术服务到位,今年建成的“农家店”98%达标,2%基本达标。
二、基本成效
目前,全县累计建起标准化的“农家店”263家,覆盖了全县97%的乡、镇、场和40%的行政村,真正构筑了以县城城区店曙光超市为龙头、各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新农村流通网络,有效地缩小了城乡消费差距,为农民构建了省时、省钱、省心的购物环境,达到了农民、企业、政府都满意的良好社会效果。
首先是农民得到了实惠。我们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过程中,许多农民群众都称赞,我县建标准化农家超市,为他们系上了消费“安全带”、搭起了生产、生活“方便桥”,特别是连锁农家超市建起后,实行连锁经营、统一配送,保证商品质量,使广大农民免受了假冒伪劣商品的侵害,在全县编了实在可信的“实惠网”。
其次是企业增加了受益。据调查,我县部分“夫妻店”改造成标准“农家超市”店后,销售收入一般比原来增加两倍以上。县城中心店曙光超市2005年前全年销售收入仅2000万左右,预计2007年实现销售总收入5000余万元。曙光超市蚣坝镇店2004年全年总销售收入仅60多万元,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60多万元,预计2007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新车乡寺下村店今年初建成超市后,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比去年同期销售收入翻了三倍多。
再次是政府得到了民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我县的实施,一方面为我县农村解决了2000多名富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就业问题,缓解了就业矛盾;另一面使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民不出乡、不出村就可以买到与城市同品种的平价物品,过上了与城市相同的消费待遇。桥头乡桥头圩一位50多岁的农民反映:“我们想都没有想到,我们山沟里现在既能看到、听到全国各地的新闻,又能不出村就买到过去要到县城才能买到的东西,很感谢政府为我们办了这么多的实事和好事。”
三、几点体会
我县今年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建设工作之所以能顺利实施,主要得益于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程度高。县里早在2005年4月25日就成立了以县长为顾问,以分管商务工作的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县人大一名副主任、县政协一名副主席等为副组长的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列入全县为民办“八件实事”,并在年终进行严格考核兑现。为进一步加强领导,今年,县政府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作了调整和充实。各乡、镇、场迅速行动,积极配合,组建领导班子,确定专人专抓。井塘乡成立了以书记周宏明为组长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工作会议部署“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的建店工作,书记、乡长、副乡长等班子成员亲自下村做布点建店工作;四马桥镇成立领导小组后,在明确了一名负责人专抓的基础上,镇长吴国玉多次亲自深入各村、组督促、检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横岭乡成立领导小组后,确定了一名副书记专抓,各驻点脱产干部包片包村,负责落实各村“农家店”的建设工作。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全县2007年度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建设工作从组织上得到了保证。
2、督促落实力度大。商务局全力以赴,长年咬住“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试点建设。为保证完成今年的“万村千乡”农家店建设任务,我局根据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实施方案,将全局16名干部职工分成五个大组督促、配合两家“万村千乡”试点企业,逐乡逐村逐店抓落实,确保了全年任务超额完成。距县城较远的桥头林场庄村村、洪塘营乡佳竹洞村、横岭乡民族村等林区村都建立了“农家店”超市。
3、质量把关严。今年在布点过程中,各乡、镇、村有许多村民主动要求建立“农家店”,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建设。为了把好质量关,我们始终坚持商务部“农家店”规范的标准要求,对在布点建店过程中达不到面积、商品品种、店内设置、商品摆设等要求的,坚决不认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要求基本达到的,待改善后才认可。由于我们把住了质量关,所以今年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农家店”建设质量普遍较高。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扶持措施不够到位。我县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三年来,除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的扶持补助资金到了位外,国家政策银行的贷款扶持一直为零。为建好“农家店”,业主只好向私人借款。据了解,三年来我县试点企业和“农家店”店主为实施这一工程共向私人借款8000万元以上。
2、部门配合意识不够强。少数部门在办理各种证件时不够及时,“农家店”业主意见较大。
3、乡镇工作不够主动。个别乡镇认为搞“农家店”办超市是商务部门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出现了工作不主动、不积极的现象,影响了该乡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