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万村千乡 -> 工程动态
攸县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总结
时间:2009-10-28 17:27:3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游侠

攸县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总结2009-5-8 9:19:33 攸县商务局 自2005年商务部核准我县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以来,我局始终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作为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抓,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为目标,以超市下乡、农家店进村为重点,积极构建新型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四年共投资1650余万元,建成(并验收合格)标准化农家店178家,(注:因津津乐公司完全撤出,此外不包括津津乐公司的建成数,下同)其中:日用品消费品农家店70家,农资农家店108家,乡级店30家,村级店148家,四年累计乡镇覆盖率100%、行政村覆盖率达45%,基本形成了连锁化、规范化、网络化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 一、 主要作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既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我们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县里面成立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商务局、工商局、财政局、农业局、技术监督局、广播电视局、税务局、药监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县政府多次召开县长办公会和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确立了“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农民受益”的指导原则和三年时间覆盖100%的乡镇、50%的行政村的工作目标。局里面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心工作来抓,集中了主要力量,主要精力,并落实了责任。二是制定了详细方案。按照省、市的要求,组织力量对全县农村市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消费情况和现有商业网点布局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根据攸县实际,我们明确,工程建设在方式上以整合提升现有流通资源为主,在发展类型上以日用消费品和农资产品为主,在工作重点上以抓好配送中心建设为主的“三为主”的工作思路,为加快推进市场工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建立了考核机制。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列入了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将建设任务层层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并把完成情况作为单位和乡镇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立足实际,科学谋划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其实质就是对农村现有市场网点的改造和提升。因此,实际操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重点放在引导现有的农村零售店通过加盟或自愿连锁的方式加入到具有一定实力和较高管理水平的连锁企业网络中来,确保“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一是选好实施企业。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除了搞好规划布局、加强农村商业网点基础设施建设外,更重要的是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作为实施主体。为此,我们采取企业申报、综合考核的办法,最终选定了本土以经营农资为主的株洲永利工贸公司和以经营药品为主的正翔医药有限公司作为实施单位;二是选好点。所有农家店都选在交通便利、居民比较集中、卫生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我们在每个乡镇建设改造一家乡级“农家店”,部分商贸业较发达、购买力较强的乡镇,建设改造两家乡级“农家店”;村级主要商品集散地,建设改造一至二家村级“农家店”。三是选好人。对加盟店主、实施企业严格考察,选择那些懂市场、善经营、讲诚信的店主加盟。 (三)培育主体,务求实效 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从政策扶持,引导规范方面入手,着力培育一批连锁经营骨干企业,促使其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确保“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所有连锁经营企业的证照办理、税费收取均按照最低标准下调10%收取,并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试点企业和“农家店”收取行政许可外的任何费用,为企业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局里面多次主动与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协调,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切实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为企业发展培育健康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做好引导规范文章。通过建立实施企业、农家店档案,健全质量管理全程监控机制,强化农家店验收质量责任等措施,努力促进实施企业、“农家店”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实施企业成立了专门班子,组建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项目部,招聘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业务培训。在严格按照商务部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的要求建设、改造农家店中,实施企业投入资金1650余万元,与多家大型品牌生产厂家或公司签订了供货协议,建立完善了配送中心,把农民满意的放心商品送到了农村,提高了农民的消费质量,拉动了农村消费,切实把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落到实处。 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一定进一步深化认识,落实措施,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努力为农民消费系上“安全带”,搭上“方便桥”,编好“实惠网”。 二、 存在问题 (一)配送中心及乡村“农家店”建设特别是村级“农家店”建设启动资金困难。配送中心因建设资金多,货物采购量大,启动资金需近千万元,亟需国家扶持。另大多数村级商业网点规模小、条件简陋,一方面需要进行扩建改造装修,另一方面还要配置几百种商品,且大部分销售量很少,而占用资金很大,部分业主表示资金周转困难。 (二)基层配套政策少。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对建设区域性配送中心在项目贷款上给予适当利息补助,对开设的乡村“农家店”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但省及省以下人民政府很少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 三、建议 为做好下一步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工作,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充分发挥实施企业的主体作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一项政府推动、企业承办的互动工程,是政府以政策引导流通企业把网点向农村延伸,通过对农村现有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建立起现代农村流通网络。而落实建设任务的实施主体是企业,政府主要是发挥引导和推动的作用,对实施企业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实施企业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 (二)要严格执行商务部《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要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不是简单地建几个“农家店”,把工业品送下乡,而是要把现代流通方式与先进消费理念送下去,为广大农民放心消费、方便消费创造条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城乡之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市场建设和流通来拉动生产、引导消费,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举措,也是今后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和发展方向。因此,在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时,要自始至终严格按照商务部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和改造,不能走低水平建设的老路,要把《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及《农资农家店建设和改造规范》全部落实到位。有关的“农家店”的经营设施要按照《规范》要求,从营业空间、商品种类、数量、环境卫生、服务设施等方面都要严格符合标准要求。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