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盛宴后的两日,热度仍在,效应不减。一边是买家疯狂购物后的焦急等待,一边是卖家忙碌配货,物流公司为缓解爆仓压力各想奇招。走大街、窜小巷,到处是印着各快递公司名称的小车忙碌的身影。
日前,几大电商网站迫不及待晒出自己的骄人成绩,阿里单日销售额超350亿元依旧居于首位,同比增长85%。阿里天猫方面保守估算,今年双十一包裹量预计将超2亿单。苏宁易购出货次数也在平日的3倍以上。
淘宝方面承诺,这次双十一定在十天内完成发货。瞬间产生的订单量,考验着快递行业和物流公司的能力。面对双十一庞大购物量的瞬间释放,电商和物流公司能否接招?
退货率高达25%
双十一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网购交易日,然而电商过度对节日效应的依赖,却使物流业遭遇尴尬,双十一背后的物流大战已爆发。
国家邮政局网站数据显示,
圆通速递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双十一较去年,快递需求呈现递增趋势,并对物流公司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双十一优惠节点较为集中,在
申通快递北京区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
物流需求在双十一期间的突发性暴涨,也增加了快递出现滞缓、积压、货品损坏现象发生的概率。
上述申通快递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物流分三个环节,而这三个环节也最容易发生卡壳。第一个环节为中转中心,第二个是配送分拨中心,第三个是配送站点。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发货环节是不容易出现问题的,出现大量多出平时运送量数倍的货品堆放在中心或站点情况,而同时随着新货品不断积压,存货面积也出现紧张,配送流程容易混乱,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对于很多客户在不同时间段下订单,往往后卖货品比第一时间卖的还要早送到,与先进先出原则相背离,该人员告诉记者:从去年看双十一产生的快递一周基本能消化完,但前期工作量巨大,需要提前几个月租用更多场地和车辆,招大量临时工。如果快递公司中转量和配送速度达不到增长需求,带来严重的信誉受损、售后量增加等后续问题。
与此同时,双十一销售期间附带极高的退货率,让快递公司工作量在无形中加大。中国行业研究网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的退货率已达25%,部分商家更高达40%。在大多数快递公司看来,双十一带来了附带问题,对于微利的快递公司,显然是费力不讨好。
业内人士表示:在价格上,顺丰依旧保持行业内较高水平,相对质量稳定,申通、圆通、韵达等大中型快递公司价格合理成为淘宝系 卖家最好选择成为市场主流,小型快递公司以低廉价格赢得市场,但派送速度相对滞后。宅急送、EMS在网购市场主动降价,市场份额呈现上升趋势。
快递业改进双十一运营
极大的商机吸引无数网络创业大军中的弄潮儿前仆后继,催生大大小小的电商不断涌出,银泰拥抱天猫,传统商业与电商也在快速融合。与此同时,潜在的物流业的规模在无形中急遽扩张。
中国快运协会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快递企业业务量达48亿件,收入超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网购快递每年以80%的速度增长。
由于普遍采取加盟模式,物流配送成为大多电商的痛处。为了不被库存压死,今年各电商配合物流公司各想招数,物流系统并未出现业界原本预想的双十一可能发生的瘫痪。
记者从多家知名物流公司了解到,为提前应对可以预见的双十一仓储物流爆棚情况,几家公司都在数月前就准备了双十一仓储物流发货预案,涵盖从仓储、仓库作业、制单分单流程预备、质检、补货、传送、售后等多项流程。
以速度见长的顺丰主打空战,其相关负责人称:为年底快递高峰做准备,顺丰临时加大派遣人员数量,仅全货机就超32架,目前都在投入运营,尚能满足运力。
淘宝和四通一达及EMS等达成一致协议,分散作业压力,大量增加作业操作及配送时间。宣称在十日内完成双十一配送工作量。天猫对外放言已与快递公司合作征用100多架飞机。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高调成立的阿里联合银泰、顺丰、四通一达新公司菜鸟网络物流也在双十一正式登场,与天猫打组合拳,利用大数据巨大数据分享指导配送体系和跟踪物流情况。
信达证券零售业分析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