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万村千乡 -> 工程动态
互联网催化中国消费新变局
时间:2015-07-15 00:58:51来源:作者:刘毅
告,2014年国内主要零售企业(不含家居、电器)关闭201家门店,与2013年35家的关店数相比,激增474.29%,创历年之最。

如果不是顺便去吃饭、K歌、看电影,在网购这么方便的今天,好像很难说服自己花更多时间、用更贵价钱去商场选购一个在货架上摆放多天、样式雷同的商品。贾海澜说。

传统店商日渐式微的背后,是互联网对传统商业文化的颠覆和改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认为,传统百货商店秉承以商家为中心的商业文化,而网络时代的商业文化则是以消费者为中心。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为留住消费者,当前很多百货商场加快转型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扫描二维码即可享受低价等服务;有的加速去百货化,致力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购物中心;还有的推出自有网上商城和APP客户端,并推出折扣和送货上门服务。

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天虹商场就是一个代表。过去两年,天虹这一传统百货商店加快转型,初步形成了天虹微品+网上天虹+天虹微信的实体店+PC端+移动端立体电商模式,建立了从实体店走向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

目前,天虹的移动端大数据分析已经启动。一方面收集客户线上消费行为,把线上线下的数据打通整合;另一方面,通过门店的wifi、ibeacon来搜集顾客在参加互动活动或发微博朋友圈时的行为数据。掌握数据后就可以通过分析了解顾客的兴趣爱好,从而在移动端实现精细化推送和营销。天虹电商事业部副总谭晓华说,

贴近消费者才是王道。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王德生认为,互联网+对传统百货业转型升级是难得的机遇,百货业要从单纯建立网络渠道,向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的立体化转变。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尽管传统百货业奋力转型,然而一些百货企业只是被动触网,缺乏进一步的精耕细作,仅仅在原有实体经营的基础上进行小修小补,没有真正以互联网思维为主导,创造出新的经营生态。

赵萍认为,无论是多年建立的品牌信誉度,还是与实体商品的零距离感受,实体店的自身优势依然存在。传统店商利用好这些优势,主动开启互联网思维,更好贴近消费者,方能在这场消费变局中站稳脚跟。

消费需求之变:是左兜放右兜还是加了一个新口袋

尽管网络消费速度激增,但表征消费水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却始终在10%左右徘徊,并未呈现太多变化,热热闹闹的网购究竟对消费有多少拉动作用,是消费额的左兜放右兜,还是消费增量的重构?激增的网络消费中,有多少是对传统消费的替代,有多少是对新消费需求的创造?记者带着疑问,走访了诸多业内人士。

网络专家指出,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透明、去中心化、信息整合等特点,因此互联网消费一方面简化了传统消费的流通环节,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商家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问题,甚至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消费潜力的挖掘。

互联网本身并不能产生消费,只是促进流通和信息的对接,但正是这种对接,让拉动新消费成为可能。苏云电商董事长张近东说。

传统消费中,一件商品从生产到批发、到分销再到配送,要经过多个环节,最后方能抵达消费者手中,而网络消费则大大简化了流程,带来成本的降低,并最终能让利消费者。此外,网络消费中,消费者可以在网上了解到更多产品信息,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菜鸟网络战略合作总监李玮说。

激增的网络消费中,有多少是对传统消费的替代,有多少是对新消费需求的创造?麦肯锡的一份报告认为,约有40%属于替代的消费,同时又有60%的网络消费属于新创造的消费。由于互联网的创新,带动了商品和服务的创新,会激发消费者新的消费需求。

创造出的新消费,因为大数据技术体现得尤为明显。阿里巴巴副总裁鲁众以服装行业举例指出,互联网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记录和整合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形成账户体系,那么未来服装企业完全可以把每个人的身材、数据消费倾向都记录在案,做到量身订制,形成新的消费需求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可以为不同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的产品,激发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的消费需求。在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看来,互联网技术产生的供给层面的变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消费格局。

消费新变局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工业基础。经济学家认为,相比于以流水线、标准化为特征的传统工业模式,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开启更加个性化、小型化的生产和商业模式。

由于互联网的产业渗透,标准化、流水线式的工业生产模式开始演变为个性化、定制式工业生产模式,使得未来的消费行为可以变得更加个性、多元,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私人订制的时代。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汤敏认为。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