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科技
首都科学讲堂:食品安全误解多
时间:2009-11-19 14:07:33来源:作者:过客

  □主讲/陈君石整理/嘉星一族?

  我们对食品安全存在种种误解,才会上自国务院领导、下自一般老百姓都讲一句话:我们还能吃什么?

  第一次苏丹红辣椒酱事件时,大家谈红色变。北京市疾控中心的院子里堆了上千个样品要检测苏丹红,其中居然有黄酱。我问:黄酱怎么也有苏丹红?检测人员说:黄酱不有点儿红吗?

  我们干什么事情没有风险呢?大家对坐飞机的风险可以接受,但是谈到食品安全就不能有一点儿风险。我们两亿多的农户分散生产,残留农药过量的蔬菜肯定存在,我们有几十万个加工生产企业,不合格的加工食品肯定也有。食品安全问题在任何国家都有,零风险是不现实的。

  第二个误解是人们过于重视化学性的污染。为了避免蔬菜上的农药有残留,有的拿洗涤灵洗,有的拿高锰酸钾泡半个小时。我觉得那过头了,你用一种化学物质对抗另外一种,难道洗涤灵就比农药残留更安全吗?未必!在水里面泡半个小时,蔬菜里边的维生素不都泡掉了吗?

  其实蔬菜在流水下轻轻地洗一洗,然后用手轻轻地撸一撸,用机械性的办法最可靠,在表面上的农药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去掉80的残留。然后炒菜一加热还可以破坏掉一部分,真正能够吃进去的是很少的。

  第三是笼统地把假冒伪劣与食品安全划等号。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认为,凡是假冒伪劣的食品统统都是不安全食品。这点我不同意。我敢说大部分假冒伪劣的食品不是不安全食品,吃了没问题。当然,假酒是用工业甲醇兑制的白酒,吃了以后轻者眼睛要瞎掉,重的要死掉。

  但是比如阜阳奶粉就是个典型的假冒伪劣事件,但是我从来不同意它是个食品安全问题。它不是奶粉,但是它也没有什么有毒有害物质,吃了以后顶多就是营养不良。所以假冒伪劣食品虽然是有问题的,但是不是全部都能跟食品安全问题划等号。

  主讲人简介

  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我国食品毒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