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全国“两会”综合评论之六
时间:2009-10-29 14:17:00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全国“两会”综合评论之六

“新意见阶层”崛起是国之幸事

  日前,前人民日报副总编、著名政论家周瑞金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9亿,网民规模居世界第一位。我把这批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直抒胸臆的网民,称为‘新意见阶层’”。周瑞金说,新意见阶层“口无遮拦,激情四射,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响社会”。

  周瑞金将热心议论时事的网民称为“新意见阶层”,这一提法的科学性可以进一步探讨,但它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这一群体的行为特征和社会作用,有利于公众对他们形成明晰准确的印象。在出现这个概念之前,新意见阶层在过去几年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舆论生态,成为推动中国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新意见阶层的一个特点是面对纷繁的世界,不懈地追求真相。不管是深山老林里炮制出来的华南虎照片,还是号称要查处降房价者的周久耕局长,当他们的精心伪装还未剥去、狐狸尾巴还若隐若现时,网民们就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破绽和疑点,发动了网上网下的地毯式搜索。网民们最擅长见微知著,刺破虚妄:散落民间的虎画被找到,周老虎顿时无所遁形;一盒豪华香烟的照片曝光,周局长的贪腐行为顿成纸里包着的火。虽然绝大多数网民身在事件发生地的千里之外,但民意洪流就是沉重的压力和雪亮的眼睛。如果没有网民的盯防,很多丑陋之事恐怕会在烟幕弹的掩护下安然过关;如果没有网友的穷追,很多不法之辈将道貌岸然地继续呼风唤雨。

  新意见阶层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公平意识。奥运火炬在国外传递受阻,网民们义愤填膺地发起了拒绝在某超市购物的联合行动。汶川地震惊动世界,网民们悲痛地悼念逝者,昂扬地帮助生者。瓮安事件初发,三个“俯卧撑”充满诡异气氛,网民们群情激愤地要求政府部门查清事实真相。每一个突发事件中,都少不了网民略显杂乱但始终高亢的声音;每一个社会进步的关节点上,都少不了网民多元、犀利、直率的表达。他们的愤怒声讨有时难免被引向歧途,但总是有更理性和智慧的声音出来把他们导入正路。他们的行动激情有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但汹涌的正义诉求会逼使典守者不得不站出来公开信息,给出交代。

  网民奉行的大胆发言、有话直说的表达风格,有助于在现实社会中扫除官话、套话,解放表达。当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唯有解放人们自由表达的天性、倾听各阶层的真实声音,才能达成社会的和谐。网上毕竟只是一个虚拟社会,网络上的先进理念在现实中生根发芽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值得欣慰的是,网络民意正越来越多地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吸纳。去年,胡锦涛总书记与人民网网民在线交流。今年“两会”前,温家宝总理到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总书记和总理都表示自己经常上网浏览,说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把网络视为了解民意、吸取民智的重要渠道。一些地方领导也表现出了善待网络的开明姿态,比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在去年春节用网络语言给网民拜年,欢迎网友来“灌水”和“拍砖”。一些地方官员开通了采集民意的实名邮箱,一些地方政府经常更新自己的官方博客,显示了官方和民间正在通过网络建立良性的沟通渠道。

  现在的问题是,虽然不少官员利用网络来收集信息作为决策参考,但多属于官员的自选动作,偶一为之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政府部门还没有统一建立起专门的机构负责互联网的舆情研究。网络信息纷繁庞杂,网络民意精粗不一,只有经过专家的归纳整理、分析研究,才能提炼智慧、找到关键、求得规律,才能使新意见阶层的主张产生最大的效益。现在,高层领导已经垂范于前,各级政府应该抓紧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热情帮助新意见阶层成长,善加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别让“雷人提案”浪费参政议政资源

两会刚刚开始,“雷人”的提案就破土而出。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备受中国百姓关注的问题,数位赴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委员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

他们认为,应该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中新社3月3日)

当作为新的三座大山之一的医疗问题压在中国老百姓身上难以喘息时,医疗卫生界委员们“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的雷人语录势必引来公众炮轰。在利益多元化的当下,一些利益既得集团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完全不顾普通民众生活的艰辛,他们俨然做好了充当“炮手”被民众炮轰的准备,只是,推动他们做“炮手”的不是勇气,而是自身的利益驱动。

的确,在转型期的中国,每一个利益群体都希望有自己的政治代言人。但在我国的政治制度设计中,“政协”是一个由各方精英“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并集中全国智慧的机构,各级政协委员不仅仅要为自己的利益界别说话,他们更应当是各界群众的代表人士,应当具有“胸怀天下,普惠众生”的崇高境界,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这才是国家对政协委员的职责和要求界定。

纵观近几年的两会,会场内时不时传来麻辣的雷人语录。去年全国两会上,“钉子户才是高房价的罪魁祸首,钉子户为了他个人的利益,损害了包括开发商在内的多数人的利益!”“降低富人税负,把月薪10万元以上的最高累进税率从45%减至30%。”这些语录言犹在耳,今年各地两会上,雷人的提案议案又喷涌而出。从北京委员建议“设立学士后解决大学生就业”到中山市政协委员的“企业老总享受行政待遇刺激纳税”;从河南代表“斗鸡博彩合法化带动经济”到重庆政协委员称“心理疾病是公务员腐败的重要诱因”;从广东人大代表的“拆迁应该设置绿色通道”到北京委员的“高房价可控制人口增长与人口素质”,这些语录都晴空炸雷般刺耳。

分析这些雷人提案和议案的特质,或者是它们完全站在了民众对立场上为少数富人和利益既得体代言,或者是一些诸如给农民工评定职称的天马行空遥不可及的遐想。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这些雷人提案和议案多么骇人,它们的传播效果却是相当可观。浏览两会期间的媒体表现不难发现,雷人语录每每面世,传统媒体争先恐后报道,网络将之置于显著位置。可它们起到了什么参政议政的效果了吗?它们的出现,一方面浪费了政府正确决策和政策出台过程中行政讨论、利益博弈的资源,另一方面引发了民众如潮的口水,纷纷扰扰的喧嚣之中,距离民生纾缓依然遥远!

如何对待这些雷人的提案和议案,是两会和媒体必须郑重对待的问题。对于那些伤害普通大众只为少数富人阶层或既得利益集团代言的言论,会内会外我们都必须给普通阶层充分博弈的空间,会内要吸收普通阶层利益代言人的意见,会外要倾听老百姓的“原声”;对于那些不契合现实境况的天马行空画饼充饥的提案和议案,只要它现阶段没有伤害公众的利益,我们不妨将其束之高阁,不给其提供传播阵地。媒体不以“新闻点”去关注它们,网民不以“兴奋点”去起哄它们,这类雷人提案或议案一定会自动冷却下去。“勤俭会务”已经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开场的最大亮点,会期缩短是勤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代表委员们更要珍惜两会的上会时间,在两会上能够脚踏实地,提交有责任感、有力量感、有价值的议案或提案,发言的内容也要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切中时弊。千万不能哗众取宠、不能为博取眼球,而用那些雷人的提案或议案浪费了宝贵的参政议政资源!

部分代表发言10分钟8分钟在歌功颂德

“我们开会,前面8分钟是在歌功颂德,对报告歌功颂德,对自己歌功颂德,剩下的没有时间了。”昨日在小组讨论上,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指出,人大对代表的定位很清楚,但是人大在鼓励人大代表行使自己的权利和畅所欲言方面还有待改进。此言一出,赢得了该组小组讨论会上组员们的热烈掌声。

  “会期不能再短了”

  有代表称人大履职必须得开会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刘昆表示,“人大代表是通过会议的方式,依法集体行使职权,而不是每个代表个人直接行使职权。”突出的是“集体行使”,而集体行使权利有一个问题,就是开会,所以人大代表的会议要保证一定的时间,不能无限制地压缩。

  因为是集体行使职权,不管你人在哪里,个人发言、个人视察都是个人的行为,如果没有开会,就没有人大行使职权的基础。“所以这次开两会期间,大家都在讲要节约经费,缩短会期,但是我个人认为,人大代表必须保证一定的时间,如果没有会议的基础,就失去了人大最重要的基础。”

  对此,不少代表表示,可以在其他方面节约,会期不能再短了。

  行使监督权是不是也要开会?

  钟南山质疑代表行使权利方式

  而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表示,听了吴委员长的报告,对于人大代表的定位,他在思想上已经非常清晰。跟西方的党派议员不同,人大代表代表的是人民,同时通过会议的形式行使权利而不是代表直接去处理问题。在他的理解中,“监督实际上也是人大代表的一种职权,那么监督是不是也是通过会议的形式来行使的,我的问题就在这里。”

  钟南山提到,是不是监督也要集体行动才行。他认为,行使权利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处理问题,更多时候是要去监督,所以他认为代表们行使权利的方式还是应该有所改进。

  领导不在,我们讲得就很多很深

  钟南山表示,比如对于劳动合同法,他听到很多负面的东西,但是现在是一片赞扬声。他的感觉是,人大在鼓励人大代表畅所欲言这方面,谈得很少,也没有认真的鼓励。“我观察一下,领导不在,我们讲得很多,而且讲得很深,这个感觉就不太好。”

  他表示,会议要保证足够的时间,但是“我们的时间没有充分地利用。我们相当多的时间是用来歌功颂德的。”“我参加第二年人大,包括广州人大,大部分的时间是谈体会谈怎么好怎么好。”但是“来听汇报,我们想知道广州有什么问题,劳动合同法有什么问题,对外出口受到了什么限制,但是我们开会,10分钟中前面8分钟是在歌功颂德,对报告歌功颂德,对自己歌功颂德,完了之后剩下的没有时间了。”

两会就要多些“质疑一下”少些“异口同声”

“下次地震倒塌的可能就是乡镇卫生院!”在前天进行的小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福建宁德市副市长陈兴生激动地表示:“我质疑一下,卫生部的领导们,你们是不是真的了解农村基层缺医少药的现实?”

  今年两会非常“热闹”。首先是关注度和参与度高,许多议题公众都给予了积极而热烈的反馈,或弹或赞,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其次是代表委员之间“掐架”的现象比较多,譬如冯小刚与张艺谋两位导演关于“献礼大片”的不同见解,倪萍与巩汉林对“山寨”现象的针锋相对。陈兴生委员“激动地质疑一下”,无疑又增添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陈兴生委员的“质疑一下”,带有更鲜明的指向性。一是质疑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卫生部的领导们,二是提出的问题恰是质疑对象的专业领域,三是有事实根据,属于有备而来。如果说“大炮委员”带给公众的更多是一种情绪上的快感,那么“质疑一下”则表现出一种理性的思考。

  质疑比“炮轰”更需要勇气和智慧。因为“炮轰”的对象往往都是既定的事实,不存在论辩风险的问题,而质疑的对象却大都是较为敏感,容易引起争执的问题。“我质疑一下……”这虽然是一个倾向性很明显的疑问句,但如果对这一问题没有深入的研究,没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他能提出让“卫生部的领导们”如此尴尬的问题吗?

  从敢讲真话的“炮轰”,到有根有据的“质疑”,两会的民主气氛渐浓,对现实的关注愈发切近。事实上,在这个最大的议政平台上相互“质疑”,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常态。但从现实来看,这种现象还不够多。

千名司法官员被查处:功焉?过焉?

在两会诸多热点之中,“反腐败”和“司法公正”始终牵动着民众的目光。3月10日下午的“两高”工作报告里,有一组数据格外引人关注。其一,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披露,去年以来,各级法院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决不姑息迁就,共查处违纪违法人员712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05人;其二,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披露,坚持从严治检,严肃查处违纪违法的检察人员258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24人。

  由于两份报告中均缺乏纵向的数字比较,我们无从得知去年以来司法腐败是更为严重了,还是趋向缓和了。但“两高”的工作报告将这些查处数字归入 “自身工作”之中,笔者认为是不妥当的。如最高法院的这一数字被放在第三部分“坚持从严治院,加强人民法院自身建设”,第五小节“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重点解决司法不廉、司法不公问题”。最高检察院的这一数字则被放在第六部分“大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和法律监督能力”,第四小节“狠抓纪律作风建设和自身反腐倡廉建设”。乍一看,近千名司法官员因违法违纪被查处,反倒成了“两高”加强“自身建设”的一大政绩。即便中国的官场向来不缺坏事正说的智慧,但这样颠倒成绩与问题,在逻辑上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如前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于去年10月被中纪委双规,这个外力介入的查处行为显然不是最高法院“自身建设”的结果。相反,它表明的是最高司法机关同样存在腐败问题。从报告中分析,似乎去年最高法院一面在“从严治院”,一面又有712人在违纪违法。这样的悖论难以向公众解释清楚。若真在“从严治院”、“切实加强”之下,腐败都是如此严重,哪一天治院不“从严”了,反腐倡廉建设也不“切实加强”了,司法腐败岂非还要更糟?

  任何一例司法腐败个案的发生,其背后都有管理不严或预防不力的根由。司法机关在司法不廉、司法不公还时有发生的当下,理应正视问题,通过自省来找出自身的不足。一年的工作,总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司法腐败无疑属于坏的方面。好的方面要向人大报告,坏的方面也要向人大报告。 “两高”与国务院一样,均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全国人大负责。只说好话不说坏话,甚至坏事也要正着说,公众完全看不到对问题的自省与反思,这样的报告就难以称之为“负责”的报告。

  当然,腐败并非司法领域特有的产物。尤其是中国司法正处于转型期的阵痛之中,司法构造还难称完善,司法权也缺少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正因为有了这些制度上的缺憾,司法腐败才随之被催生并始终处于明滋暗长的迅猛发展中。

  从腐败的本质看,只要存在不受有效制约的权力,腐败就有可能发生。于司法现代化的艰难转型中,司法腐败现象也许难以避免,但司法腐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司法机关对司法腐败缺少足够的自省。司法机关要得到多数公众的支持,就必须有直面司法腐败的勇气和遏制司法腐败的决心。

  一个有生命力的司法体制是有能力防止司法腐败的体制。向人大报告工作并接受人大代表的审议监督,是遏制司法腐败的重要制度设计。纵观“两高”的报告,并未见到对司法不廉、司法不公等现象之所以发生的根源剖析。既然对司法官员违法违纪的具体数字“两高”均能做到毫不避讳,对问题的正视和对根源的追问也无须遮掩。要相信,越是开诚布公的报告,越能赢得公众的心。

三天就够!评监察部说解决公款出国旅游要3

三年太久,只争朝夕!如果说需要三年才能“彻底解决”公款旅游问题,这恰恰是信心不足的表现,按照这种慢吞吞的搞法,三年也未必“彻底解决”得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花三年调研、起草、出台的东西,可能各级具有强烈出国旅游冲动、又不肯自己掏钱,或者掏不起钱的官员们会想出更加精妙的办法来对付你。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不相信最广大群众,包括具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良知的大多数公务员。

总理力挺“三个顶梁柱”昭示了什么?

温家宝总理日前来到中国政府网与新华网与网民交流,在群众引起强烈反响。其间有一个细节颇值得注意,就是十分自然但又是非常明确地提到“三个顶梁柱”。关于这“三个顶梁柱”,有人肯定很陌生,而百姓却非常熟悉。他在网上力挺“三个顶梁柱”,态度是那么坚决,让“陌生”的人越发陌生,熟悉的人越发高兴,这究竟昭示了什么?

它首先昭示了这么一个事实,他同群众想到了一块。他所关注的原正是群众关注的。其次是向人们昭示,网络等载体已成为获取民意的重要渠道,也即成了政府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胡总书记去年到人民网,温总理今年年初又赶至中国政府网与新华网,都是为了国家大政与民交流。旨在关注民生,吸纳民智,推动发展,惠及人民。总书记上网、总理上网决不是什么新鲜事,他们早把这当成推动工作必须做的事,坚持经常“上网”。其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服务于民,“上网”已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已包含促进强国富民的实质性内容。就实施效果来说,借助网络这一平台广采民意,通过科学“借脑”促进科学决策,已成为历史性的进步。把握时机,下手要狠。再次旗子鲜明地向全社会表明,当坚定不移地抓发展、抓公平正义、抓反腐倡廉。

新华网最近做了一个统计,统计表明,在网民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反腐败。这里同样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工作千头万绪的国家总理对统计数字和网民反映的问题,不仅没有忽略,而且深深地印在心里。他在思考:“为什么在应对金融危机这样重要的时候,而群众却十分关注反腐败?”破解这一悬念自然可破解治国的诸多难题。诚如毛泽东所说,抓住了主要矛盾其它矛盾迎刃而解。总理在网上交流时亮出了“三个顶梁柱”: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政府廉洁便是“支撑一个社会稳定的三个顶梁柱”。他所言“三个顶梁柱”把如何构建社会和谐诠释得十分清楚,应该说抓住了处置当前问题的关键。他强调说:“在这三者当中,政府廉洁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一个廉洁的政府、得到人民信任的政府才能够一心一意促进经济发展,才能够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社会公正。”症结抓住了,现需要的是更加有力地实施。

同某些爱乱打棍子官员的“正经”不同,他是“正直”,办群众的事来真的。他说话、行事直白、朴实、不“绕”。“我懂得百姓之所以关心反腐败,是关心我们政府的基础……”那些倒行逆施者动不动将群众追求正义的行为(包括寻常的上访行为)说成“动乱”或“捣乱”,甚至不籍大加迫害。在真正的共产党人坦荡行为的镜子面前,这种人的丑陋一下子就会暴露无遗。他们离群众远,恰可在自己行为和心灵上找原因。正因为总理同百姓的心相通,在构建“基础”的行动才走走得那么的近。也正因为现实中还有不少不和谐的东西,有相当一些同人民事业相悖的“抵门杠”,有一批混迹干部队伍甚至已占据要害部位的贪官,前进的路才不会平坦,甚至会出现极大的曲折。然而,并不能因为有太多的困难和艰险就裹足不前,相反,应以更大的勇气、更坚强的毅力、更高超的本领去同腐败做斗争。邓小平早就告戒;“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对腐败盛行的危害一定要有清醒认识,面对内外敌人没有退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问题上,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背水一战,把腐败至于死地。

总理力挺“三个顶梁柱”还昭示了什么?昭示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昭示打蛇已盯住“七寸”,昭示更有力的拳头就要挥出。诚如我们看到的中组部举报电话公开,国家加速官员财产公布“阳光法”制定和完善,一些地方已主动“试水”等等,“解决权力过分集中而又不受制约的问题”正在实施,力求“从根本上防止腐败的滋生”的步子正在提速。人民期待着:以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政府廉洁“三个顶梁柱”有力支撑社会稳定,用和谐去营造发展环境,以强有力的步伐去实现强国富民之梦。如果坚持这样做了,感到胆寒的只能是贪官,感到振奋的一定是人民!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