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全国“两会”新闻汇粹之六
时间:2009-10-29 14:16:59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游侠

全国“两会”新闻汇粹之六

258名检察人员因违纪违法被查处 24人被追究刑责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10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国网进行了实时报道。

曹建明说,检察院狠抓纪律作风建设和自身反腐倡廉建设。最高人民检察院认真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制定检察机关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探索落实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机制。注重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曹建明说,最高人民检察院深入剖析10起检察人员违纪违法案例,通报各级检察院进行警示教育。紧紧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不公、不廉的问题,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开展规范安全文明执法专项检查。强化纪律要求,坚持从严治检,严肃查处违纪违法的检察人员258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24人。

个税暂不调属误传 是否上调将听证

  昨天,“关于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案办理协商会在政协礼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在遭记者围堵时透露,媒体此前报道的“暂不考虑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消息纯属误会。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第三代移动通信和TD-SCDMA的发展将成为我国的扶植重点,政府将根据成本核算制定手机上网资讯费用上限,只允许企业在“上限”以内定价,政府将致力于改善手机上网服务、降低手机资费。

  -财政部

  个税起征点是否调整将听证

  昨天,在政协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提案办理会上,廖晓军发现委员提出的一些提案涉及到财政部的工作,但办理会同单位中没有列出。廖晓军逐个看过、听过提案后,主动“揽活”,提议把财政部添加到相关提案的办理会同单位中。会上,廖晓军惜字如金,对我国财政方面的工作计划只字不提。

  会后,廖晓军遭到媒体记者围堵。当记者们抛出媒体此前报道的“暂不考虑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消息是否属实时,他终开金口:“这是误会。”廖晓军表示,个税起征点是否调整,将会征求代表、委员的意见,并召开听证会。但他个人认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得越高,对富人越有利。提高起征点,低收入群体只会减少几十元的税款,而高收入群体减少的税费将大大提高。

去年查办厅局级官员181省部级4

3月10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曹建明在报告中指出,2008年共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87人,其中厅局级181人、省部级4人。

曹建明说,2009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3546件41179人,已侦结提起公诉26684件33953人,人数分别比上年增加1%和10.1%。

曹建明指出,其中,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7594件,重特大渎职侵权案件3211件;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87人,其中厅局级181人、省部级4人。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境内外追逃工作,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200名。

三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住房保障问题”专题采访。出席专题采访的嘉宾有:齐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侯淅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沈建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

齐骥说,住房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住有所居的目标,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7年的国务院第24号文,提出了住房保障制度的目标和框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在去年12月国办以131号文发下来的,在这个文件中要求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困难和棚户区改造工作。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地提出,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稳定房地产投资,推动房地产业平稳有序发展。加快落实和完善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争取用三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

去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一是廉租住房建设加快。据原建设部、民政部2005年的调查和测算,全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0平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约有1000万户,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08年底,通过新建、购置廉租住房以及棚户区改造等多种方式,以实物方式解决了250多万户的住房困难。同时,累计发放租赁补贴达到229万户,基本上实现了国务院关于到2008年底对申请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住房困难户做到应保尽保的目标。

二是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增加。2008年全国经济适用房新开工9000多万平方米,竣工6000多万平方米。三是棚户区改造的范围在扩大。截止到2008年底,中央累计支持改造煤矿棚户区28万户,去年第四季度启动了对林业、农垦区的棚户区改造工作。

[齐骥]: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在我国取得了新的进展,各级地方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初步形成了包括财政投入、税费减免、信贷支持、土地供应等政策体系。去年以来,中央加大了对财政困难地区廉租住房保障补助的力度。2008年第四季度,中央追加投资补助中也适当提高了对廉租住房建设的补助标准。调整了中央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方向,明确这项资金用于租赁补贴开支后有结余的,可以用于购买、改建或者租赁廉租房支出。同时,也出台了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的资金支持政策,明确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完善了住房保障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三年内彻底解决公款出国游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屈万祥九日在此间表示,公款出国旅游现象目前非常严重,出国人数与前几年相比大量增加,有关人员大肆弄虚作假。他表示,中央纪委、监察部对此非常重视,一定认真治理,“这是场硬仗,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

  屈万祥认为,公款出国旅游是“老大难问题”,抓了好多年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邀请函是假的,日程是假的,考察报告也是假的,都是网上抄来的,全套的弄虚作假,这种情况从省部级到县市级都有”。他指出,去年已经通报多起违规公款出国旅游案件,对相关责任人都进行了处分。

  他表示,在治理公款出国旅游方面目前还有难度。他举例说,“有些领导出国,根本没有用地方财政款,就拉一个国有企业老总走,那不就是拉着个钱箱子出国吗!”他说,国企的钱当然也是公款,至于有多少用在出国旅游上面就很难调查清楚。

  他说,身为国家公务员,用好纳税人交上来的每一分钱至关重要,监察部和国家预防腐败局有做好监督的责任,因此要堵住各种制度漏洞,从源头上彻底解决公款出国旅游问题。

  屈万祥透露,今后查处公款出国旅游,先从审批环节抓起,严格审批制度。其次,实行“财政先行审核”制度,财政部门按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出国款项,做到出国经费零增长,堵住“预算外出国”的漏洞。

  他称,要争取用两三年的时间彻底解决公款出国旅游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通知》,要求各级官员以身作则、严格自律,不组织、不参加各类公款出国(境)旅游活动,不得将因公出国(境)作为福利待遇。

新医改方案两会后启动 药价将大幅下调

  新医改方案“两会后公布”,到底还要等多久?昨天,卫生部长陈竺说,这次真的不用久等,全国两会后很快就会公布,并制定一个3年试点方案,给百姓看病带来实惠。昨天上午分组讨论前,记者在无党派界别会场“逮”到了陈竺,一路追访到房间。素以和蔼著称的陈部长面带微笑,见招拆招。

对于广东3市试点公立医院取消15%药价加成,陈竺说,新医改的方向是逐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取消“以药补医”政策。鼓励各省自己探索,国家也将在全国选择一些城市试点。今年出台的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将要求基层的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实施药品零加价,给群众看病切实减轻负担。

医改草案提出“增设药事服务费”以补偿医院取消药价加成之后的损失,引起群众普遍反对,担心这是“拆东墙补西墙”,广东省卫生厅、深圳市卫生局负责人相继表态“我们不设这个药事服务费”。对此,陈竺表示,这需要实事求是探索,不搞各地一刀切。但医疗价格改革方向是降低目前偏高的药品、耗材、检查价格,适当调整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动技术服务价格。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正酝酿立法

日前,新疆阿勒泰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引发外界关注如潮。本月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肯定了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建议,称这是反对腐败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表示要对官员的财产收入实行公开。“官员财产申报”也成为正在举行的中国“两会”上热门话题之一,代表委员对此有不少意见建议,同时,在媒体的追问中,相关部门负责人也纷纷表态。

  各方态度

  全国人大法工委:正在研究立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安建在两会期间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对于近年呼声很高的官员财产申报立法,有关部门一直在研究。

  安建坦言,现在处以上的国家工作人员收入是要申报的,一直有这个制度,但是因为可能相关的配套规定不完善,没有跟上。他表示,财产申报制度一定要有相关的监督措施,没有申报的法律后果要跟上,“我们把这些都研究清楚以后来制定法律,才能真正得到实行,而不是走过场。”

  中纪委:中央正论证官员财产公示制度

  据《京华时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副书记何勇7日表示,中纪委正在想办法制定官员财产公示的有关条例或者规定;新疆阿勒泰的试点经验,将是重要的参考。

  何勇说:“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和论证这件事情,正在想办法制定这个。阿勒泰也在积极地试点和探索,有积极的作用,我们正在考虑它的方案。不过它只是一个地区,如果要在全国推进这件事情,肯定还有很多需要再完善的地方。”

  最高检:正酝酿举报途径和对举报人保护措施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言人童建明11日在接受新华网访谈时称,公布官员的财产,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一剂良药,最高检正在研究配套的举报途径和对举报人的保护措施。

  童建明称,高检院有关部门正在系统地梳理、修订已有的举报制度,以期进一步完善举报工作规则,健全对举报线索的受理、管理、核查、移送、侦查、反馈和奖励等工作制度,最大程度地鼓励群众实名举报,最严格地对举报人实施保护,使每一起举报线索都能得到细心的、认真的处理,每一个举报人都能放心地、无后顾之忧地去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预防腐败局: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不能仓促出台

  据《成都商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日前回答有关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问题时说,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需要积极的探索,需要一定时期的准备。

  她指出,首先,政策要有配套,相应的法律也需要有配套。到底需要配套什么政策,大家反映很多。比如金融的实名制,现金流通,财产登记等制度,这些目前还不完善。公务员财产申报,可申报后如何证明真实性,这非常重要。如果不能证明真实性,一项制度仓促出台效果不太好。

  “对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对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尝试,应该支持。但这项制度需要有完善的一个过程。”马馼说。

  委员建议:给予官员3年豁免期

  据《广州日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今年就“公务员财产申报法”拟提6000字议案,建议给予官员3年豁免期。

  韩德云建议,担任县处级副职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担任主任科员以上级别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以及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已正式退休但不满5年的人员。

  “官员很多腐败和近亲有关。”韩德云说,公务员的近亲也应申报财产,近亲包括父母、岳父母、配偶、子女及与其共同生活的其他家庭成员。

  媒体热评

  不妨摸着石头过河

  新华网的评论文章说,启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应该不必担心“条件不成熟”。

  文章分析说,网络等媒体已经十分发达,舆论监督日趋完善,官员虚假财产申报的空间正在缩小。即便某些虚假申报者可能暂时得逞,能够瞒天过海,并不代表这一制度会因某些个案而遭到破坏、流于形式、失去威力。真正有可能破坏这一制度威力的,是对某些暴露出的虚假申报者处置不力,而不是出现虚假申报者这一现象本身。

  文章指出,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可以取信于民,另外,对个别腐败官员们来说,早日推行该制度,也是在挽救干部,免得他们越贪越多,最后多到无法公示的地步。

  立法应有倒计时

  中国青年报的文章指出,从“财产申报”制度这一国际通例被中国立法者所认识,到如今已近22个春秋了。而如今,有关部门仍在“研究、论证”之中,就难免让人生出光阴荏苒、岁月蹉跎之叹!

  文章呼吁有关方面对于官员财产申报立法和出台来个“倒排时间表”,真正落到实处,并向社会作出郑重承诺。如果还得等20多年,那就再也“等不起”了。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