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应建立农资价格调控机制
时间:2009-10-30 12:01:59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新生
  近几年来,中央通过减免涉农税费、连续提高种粮补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措施,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与此同时,与种粮有关的农资价格也一路攀升,今年以来更是涨幅迅猛,大大超过了补贴和粮价的增幅。据我们调查,今年以来山西省长治市的农资价格全面大幅上涨,其中以化肥涨幅最大,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涨30%。如含量在40%的双联复合肥去年为每吨2300元,今年已达到2900元,每吨提高了600元,即每袋(80斤)价格升高了24元;含量46%的尿素,去年每吨为1800元,今年涨到2300元,提高了500元,即每袋(100斤)升高25元。种子价格普遍比去年每斤上涨了0.5元。同规格的地膜比去年上涨了5元。常用农药中,同一规格、同等含量的农药比去年上涨了1元。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不仅抵消了中央给予的各种种粮补贴的好处,降低了农民的种粮收入,而且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农民对种田产生了既爱又恨的复杂感情。农资价格的轮番上涨,已经成为种粮农民的一块“心病”。
  在国内粮食价格不能完全放开的情况下,要使种粮农民有一定的投资回报率,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就必须把农资价格控制在一定的合理的水平上,使之与种粮收入相适应,与种粮成本维持一个合理比例。因此建议国家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建立起对农资价格的调控机制,确保农民种粮的收益和积极性。这种调控机制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农资价格指数与农资补贴的联动机制。国家对农民实行农资补贴制度的同时,应与农资价格指数挂钩。即以一定时点的农资价格指数为基数,指数上升,国家按亩数分别对不同的粮食品种给予相应的补贴,补贴标准随农资价格指数的变动而及时调整,以此来解决因农资价格上涨造成种粮农民的减收问题。
  二、进一步加大中央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首先要对农用化肥、农膜、农药、种子等农资生产企业实行增值税减免政策;其次要对农用电价、农用柴油等涉农产品部分实行优惠价格;第三要对工业生产企业供应农资生产的原材料部分(如化肥企业用的煤炭)实行减免税政策,以此来降低农资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费用,减轻农资产品的价格上涨压力。
  三、对农资价格实行全国统一出厂指导价,价格调整由中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控。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