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8岁的刘忠民看好了红庙子乡四鲜村的150亩水田地,于是他就与村里商量要承包,当时没有人敢一下子承包这么多土地,况且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不高,这样经村“双委”会研究同意,刘忠民承包下来了这150亩田地。由于没有种地的本钱,刘忠民借遍了亲朋好友,又向银行贷款1万元,凑齐了种地的费用,他和爱人没日没夜的干了一年,秋天粮食丰收了,这一年他净赚了3万元。尝到了承包种地甜头的刘忠民,从此甩开了膀子干起来,这一干就是七年,也正是这七年,他积累了20多万元的财富。七年间,刘忠民每年都雇佣家庭困难且劳动能力差的5-6个困难户来打工,因为他想帮这些弱势群体,用他的话说“自己少挣点,让他们有活干、挣点钱,可以解决一些生活困难呀!”。
1999年,承包的土地到期了,村里把土地分给了个人,不再往外承包。刘忠民早在承包土地的同时,就看上了木材加工业,1996年他投资10万元办起了木材加工厂,由于守法经营,不私收滥购,从没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加工厂生意越来越好。
2000年一个偶然机会,他从报纸上得知细辛的市场前景比较好,并经多方考察,刘忠民决定发展细辛。当年他投资10万元发展了500帘细辛,技术不懂就学,遇到问题就请教,他经常吃住在细辛地,能自己干的活就自己干。经过科学种植和精心管理,几年下来,刘忠民已发展6-7年生细辛3000帘,他的细辛长势好、收成高,2006年细辛收入就达40多万元。
2001年,刘忠民又听说五味子可以人工种植,且市场行情好、前景可观,便自费去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考察五味子人工裁培技术,通过考察他更坚定了发展五味子的决心,没和家人商量就一下子预订了2万棵五味子种苗。回来后,他在老戏场村承包210亩土地,按照国家GAP的认证标准建设了高标准的五味子示范园,收获的五味子产品完全是绿色产品。2006年又在红汉村承包300亩土地再建一处五味子园。几年的功夫,刘忠民的五味子有了很大收获,2006年他的五味子收入达60万元。
当村民看到刘忠民种植细辛、五味子等中药材挣了钱,都纷纷向他讨教。刘忠民毫无保留的把种植 “秘方”告诉他们。在刘忠民的示范带头下,他所在的村及至全乡其它村都开始发展细辛、五味子等中药材了,现在全乡已发展细辛20000帘、五味子1000多亩。刘忠民成为百性心中的中药材种植“专家”了,他每天开始忙碌了,不但要为周边群众提供咨询服务,还要到各个种植户家进行现场指导;各地参观团也经常到他的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刘忠民有一个爱好就是总结经验,他总结自己在种植中药材上的技术经验,自己拿钱印制成册,向前来咨询、参观学习的人发放,百姓和参观者交口称赞。
刘忠民富了没忘党、没忘众乡亲,他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带动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他常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现在富了,但不能忘记党和政府,我要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他向国家上交税金50多万元;无偿为困难农户提供五味子种苗20000多棵、细辛子2000斤;帮助10户农民贷款和赊欠农药化肥种子;年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30人,其中还有2名残疾人,年支付工资12万多元。
刘忠民的热心助人和勤劳致富的精神,深深地印在老百姓的心中,同时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2004年刘忠民当选为县政协委员,2007年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同年被村民推选为红庙子乡四道沟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后的刘忠民深知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必须时刻为百姓着想,积极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他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此时,县、乡正在大力宣传鼓励发展食用菌产业,凭着自己几年积累的致富经验,他开始积极组织村民发展冷棚香菇这一特色产业。他利用广播宣传、走家串户宣传,让村民们认识到香菇产业是一项适合本地实际、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产业。同时,积极聘请专家为种植业户举办冷棚香菇生产培训。为解决农户种植冷棚香菇占地大、菌种物料不足等困难,刘忠民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研究解决办法,通过集中连片种植,形成小区管理模式,解决了土地问题;通过与乡林业站联系增加木材砍伐指标,解决了冷棚香菇菌种用锯沫问题。在他的大力宣传和带动下,村里发展香菇户不断增加,现在全村共发展冷棚香菇298棚,地菇200亩,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增加2000元。200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350元,今年预计实现8000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