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全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时间:2009-10-30 12:09:1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天石
近年来,在农业部党组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各级农村经管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农村改革发展大局,切实履行职责,不断开拓进取,大力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完善和创新,积极应对急剧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重大自然灾害等严峻挑战,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正确引导土地流转规范发展。深入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加快推进地方法规建设,15个省(区、市)已出台了实施办法或条例。积极推进土地延包后续完善工作。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落实土地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依托经管部门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多种形式健全土地流转市场,12个省(区、市)新出台了指导土地流转的政策文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1.09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8.8%。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27个省(区、市)的326个县(市)开展了这项工作,其中部里确定的229个试点单位,2008年受理纠纷2.4万件,结案率达96%。
(二)不断完善农民负担监管制度,积极探索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机制。深入开展农民负担重点治理、综合治理,对农民建房乱收费、修建通村公路摊派集资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全面清理整顿涉农价格和收费,全国统一取消和停止了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加强农民负担检查监督。着力推进农民负担监管法规制度建设,组织开展农民负担监管法规修订工作。湖北、江西两省已修订颁布农民负担监管条例。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15个省(区、市)重新制定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联合有关部门在黑龙江、河北、云南三省全面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12个省(区、市)自主选择一些县(市)开展了试点工作。2008年,中央财政向3个全面试点省预拨奖补资金2.5亿元,省级财政相应安排奖补资金12.9亿元,带动各方面投入约120亿元,现已完工和在建的奖补项目10万多个。
(三)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稳步推进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工,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全国实行会计委托代理的村已占78.7%。稳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5个省出台了指导性意见,3.2万个村开展了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探索农村集体资源管理方式,推动建立健全资源开发公开竞价、招投标和拍卖制度,逐步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加强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村级债务、土地补偿费等专项审计。2008年,全国共审计村集体经济组织39.3万个,涉及集体资金5670.6亿元。
(四)认真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依法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推动出台有关税收、金融等扶持政策,绝大多数省(区、市)制定了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加强配套法规建设,3个省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地方法规,9个省(区、市)已列入立法计划。加强示范项目建设指导,推进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对因雨雪冰冻灾害受损的专业合作社,帮助解决种苗供应和产品销售等问题。组织开展农超对接,帮助专业合作社畅通产销渠道。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提升合作社综合能力。到2008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1.09万个,农民成员占94.5%。
(五)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一村一品发展。组织开展第四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到893家。继续开展“龙头企业 中介服务组织 农户”的试点,总结推广新型组织模式,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龙头企业培训,推进农业产业升级。目前,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超过17万个,带动农户9500多万,参加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户均年增收1600多元。积极开展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进优势产业发展。组织龙头企业与灾区开展产销对接,缓解灾区农产品销售困难。加强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提出帮助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会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出台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按照订单价格收购农产品。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