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邵阳学院“三下乡”古村落建设实践团中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小组通过与乡政府的洽谈,开始了对瑶族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进程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
此次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调研小组的实践任务主要侧重在三个方面:民俗文化(节日)、农家书屋和网络资源。从当地乡政府获悉,虎形山瑶族乡目前总共有一万六千多人,其中瑶族人有六千多人。正是这种瑶汉民族杂居情况,瑶族乡的民俗文化显得非常丰富而又凸显地域特色。这里不仅延续了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等,同时还传承着花瑶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讨念拜、讨撩皈等重大的喜庆节日。每当这些重大的节日到来时,几乎全乡的人民都会去花瑶古寨举行隆重而盛大的欢庆仪式,唱着民族歌曲、跳着民族舞蹈,场面十分欢庆而流连忘返。同时,由于花瑶少数民族的特定习俗和传统文化,乡政府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旨在保护、传承和发扬花瑶文化的大型比赛,如挑花裙大赛、呜哇山歌比赛等,这些举措对于花瑶的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随后,调研小组来到了崇木凼村进行农家书屋和网络资源的实地调研。据当地居民反映,瑶族乡虽然位于大山深处,经济不发达,但是文化建设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他们每个村里都设置了拥有大量而丰富图书资料的农家书屋和网络资源下载室。同时,每户人家所在地都覆盖了电话、互联网的信号,特别在花瑶古寨,笔者发现这里竟然覆盖了3G网络信号,能够通过Wi-Fi连接电脑上网。但是,问题的症结在于当地的居民早出晚归,整体忙于农活和家庭,很少有时间去农家书屋或者网络资源下载室,导致资源没能达到充分利用的效果。
当天,调研小组还针对目前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十二五规划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同时还分发了一些关于保护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相关资料,希望花瑶的民俗文化走向全国,闻名世界。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