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是多雨潮湿地区,本不适宜规模发展葡萄,但在垌心乡,却有一农民不信邪,敢于吃螃蟹,大胆探索规模种植葡萄技术。
这个农民就是陈裕标。他从2009年开始尝试在垌心乡种植葡萄,刚开始时由于经验不足,气候不利,遭遇了失败。经过三年的探索,现在他已基本掌握了在本地规模繁殖葡萄的技术。陈裕标介绍说,本地潮湿多雨,要规模发展葡萄种植,首先要做好抗病优良品种的引进,同时,必须抓好避雨、套袋、病虫害防治三项工作。所谓避雨就是搭建挡雨棚;套袋就是在果表面套上袋子,既可防农药直接污染,又可防鸟叮食,保持水果品相;病虫害防治较为复杂,要根据不同生长时期、气候,提前作出判断,合理施药防治。
目前,以陈裕标为主成立的桂平市壮藤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在垌心乡发展葡萄园30亩,其中3亩已经挂果。品种有南玉、温克、维多利亚、夏黑等青、红、黑提。挂果的葡萄园亩产1500公斤,亩产值2.55万元,除去成本,每亩纯收1.8万元。其余27亩到明年6月挂果,加上原来的3亩,预计成熟期总产45吨,总产值可达76.5万元。他说,今年11月份,合作社还计划到江口东升承包80亩地,规模种植葡萄,预计总投资60万元。
陈裕标还积极发展农家乐,开办葡萄自由采摘园。到园的游客支付门票后可到园中自由采摘食用,要带出园的则另算。去年,他的葡萄园接待游客1000余人,收入1万多元。今年6月1日,他的葡萄园开始开门迎客,当天就接待游客百余人,销售葡萄300多斤。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