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途中,我无意听到一位安徽马鞍山市的农民说的一件事。他的家乡霍里乡丹东村去年引进了全国特大型企业------蒙牛集团,全村人心里很高兴,希望蒙牛集团能为丹东村带来希望。但是,一年多过去了,农民多次到政府上访,要赶走蒙牛集团,他们说,这是政府与利益集团结合,我们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马鞍山政府引进了全国特大型企业蒙牛集团,引入十几亿资金注入,政府在市场中有了很骄人的业绩;蒙牛集团以牺牲农民地租来赢得最大利益,并把每天800吨的粪便随意地倒在路边、田边、河边,做为一个全国性的特大企业完全没有一点企业的社会责任,实在是不可思议。
笔者在采访中无意又听说了前一些时间有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北京绿十字来到此地,为这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做过一些调研.我几经周折终于在湖北省襄樊市的农村找到了这个组织的负责人孙君.我直接问到此事,孙君说他也深表遗憾,2003年他回家乡时就希望为家乡农村做点事,政府问他有什么可来支持家乡,孙君说他带来的是思想和理念,他家乡的政府说我们只要钱,你说的思想和理念我们都有,有钱了什么都好办.结果孙君他选择了湖北省襄樊市的五山镇堰河村作试点进行新农村建设探索,就是时下社会上广传的“五山模式”。
富有喜剧性的是,日前马鞍山市政府还派人到湖北襄樊学习五山模式,襄樊政府特请孙君先生与政府一起参加了接待。据说此次考察还在本地的《马鞍山日报》刊登了“堰河村新农村建设考察记”。
孙君先生说,蒙牛企业污染环境的一事,他是听国家环保总局的有关朋友说的,他们开玩笑说:“孙君你天天在做环保,可你家乡的农村你怎么不做啊,你是后方起火啊!”
孙君现在湖北襄樊的板桥镇的一个回民村------王台村作新农村建设.
孙君先生不想与我谈他家乡的事,我跟着他工作了两天,说话时间不到三十分钟,来找他的人很多,有来自全国各地政府的,有本地县镇乡的,因为人多,有的当地政府也帮忙婉言谢绝,我因为是说来自他的家乡的,才有机会跟了他的两天,两天也只有半小时的交流,晕!
我后来上网看了一些孙君先生的文章,有一篇《北漂的我、明天的我》,我才知道他为何离开家乡,为何又总不爱说家乡的因故。
孙君看我盯的紧,就说他正在与家乡政府交流,污染的问题马鞍山政府正在积极解决之中.在我一再恳求下,最后他还是把他的《马鞍山市丹东村考察报告》给了我,我看了这篇报告问他为什么不交给政府,孙君说很早就给了,并为这个村也找了投资的企业,孙君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我们的政府太忙了”。从此孙君就再也没有与我交流。我看了这篇考察报告还是很感动,感动的是孙君用心良苦,我也遗憾,遗憾的是政府每天想什么呢?我最后问到可不可以选用《马鞍山市丹东村考察报告》内容,孙君说只要不是断章取义就可以。
《马鞍山市丹东村考察报告》(选自孙君先生报告的部分内容):
…….
一会王村长继续说,“蒙牛”现在粪便是个大问题,他们自己不处理,又不给别人处理,去年下了一场暴雨,污染了几处引水口,上万人喝不上水,企业赔了近200万,现在又快到雨水季节,他们依然没有处理,市领导应该抓紧沟通,不然又会出麻烦。
我问这里牧场征地情况,王村长说: 地问题不大,核心用地2000亩,现在已签了300多亩,地是以每亩450元从农民手里征来,然后再转给种植牧草大户,去年几家种植牧草大户没有赚钱,后来“蒙牛”以保护价补偿,种植大户还是不赚钱,大家种草积极性不高。
我问: “当地每亩地平均收入不会低于800元吧?”王村长和在座的几个干部点点头,王村长说应该在800—1000元之间,我就觉得奇怪,你们从农民手里用低于市场1/2的价格收来农民愿意吗?王村长说不愿意也要做工作啊,为了支持蒙牛的发展啊!我说那用地农民就可以在蒙牛上班了是吧?王村长说“没有,我们村只有30人左右在蒙牛上班。”
“那牛粪是不是无偿给你们作为用地补偿?” 王村长说没有,他叹了一声说:“蒙牛”不知道怎么想的,自己不处理,污染环境还要赔钱,我们找了几个愿处理牛粪的人来与蒙牛谈,蒙牛还要以一定的价格卖给企业(40元一车,大约6吨).
我一进村就闻到牛粪的味道,村里味道更重,我说到夏天蚊虫不是很多吗?几个干部和王村长都一齐开口说:是啊!到夏天苍蝇、蚊子成把抓,他们作了一个手抓的动作给我看,又说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准备规划新村,这里没法住了。
我说:土地问题,这是一个隐患,“蒙牛”是市场运作,草也是市场价格,连牛粪也要价格,可是农民土地平均市场价每亩近一千元,少说也是800元。你们做思想工作,以450元收购,这不是长远之计,你们可能在任3--5年之内没有问题,乡里乡亲的。换一任干部呢?你们不干了怎么办?“蒙牛”一下搬不了,这是对蒙牛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是对农民不公平的做法,很多事不能这样做,要有补偿机制,比如把牛粪还给农民,牛粪本来就是有价格的,这就是市场规律。
我和鲁近修同志(原马鞍山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邢付秘书长还有村长等一行去农民家看.进村之前村长就对我们说: “进村后老百姓可能会说一些事,还是不进村吧”。我们说没事。
果然我们进村后,路上碰到的农民就不停的说“蚊蝇”,我们来到一农户家,他们正在吃饭,那家的一家人非常无奈的说蚊蝇的事,这家主人说: “家门前的河塘以前就能淘米、洗菜、洗衣服,现在你们看看。”
我们都看了,那条河完全被污染了,河泥是臭的,黑的,河泥上尽的虫子和蚊蝇……
天很快就要热了,市领导今天在蒙牛商议有关牛粪的事,听说目前只能挖两个大粪坑,唉! 政府做事的方法我真的是不可思议!
.......
马鞍山新农村试点的考察。我的总体感觉是政府高度重视,乡镇和村干部对新农村理解得不够,试点镇定位不清,农民等、要、靠思想严重,工作做的不够细,规划做的不具体,农业、林业、环保、水利、规划、教育、宣传等部门的资源需要资源整合。
三、结论:
丹东村:问题越多,离解决问题就越近,现在是应该考虑怎么把问题转化为动力的时候。丹东因“蒙牛”品牌可能会做成全国性有影响的新农村模式。关于资源的整合,要在生态恢复和市场定位上继续探讨,农民主动性与干部的观念需要重新定位。要有一个3~5年新农村与产业和生活方式的规划,需要有一个长远的可行方法。
丹东村环境污染严重,农民的情绪不稳定,目前村镇还有近2个月(5月—6月)的时间来进行调整,我估计政府不会有太大的治理,我想假如市长或市委书记也住在这里,可能明天天不亮问题就解决了,可惜这里是农民。
今年可能会出现更大规模的因污染带来的冲突,特别的8到10月是政府不好过的日子,这对蒙牛企业来说也很不利,因为省市和国家环保总局会盯的很紧,严重的话企业会被叫停。今年4月27日全国各大媒体公布国务院颁发的<环境污染政府信息公开>的法规,这事还是越早处理越好。
马鞍山政府如何选择新农村试点村,这要从地方政府的需要来入手,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标准。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