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教育,从爱起步。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能唤醒学生心中美好的道德萌芽,让我们一起来点亮爱的心灯吧。
蛇形中学有个叫康晴的学生,父亲在她5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不久后,她的母亲改嫁,只能靠年迈的祖父母养活。脾气暴躁的祖母经常将生活上的压力转嫁给孩子,动辄斥责打骂。因为缺少爱,她得了自闭症,对生活产生了厌倦感。她曾在日记里写道:“人为什么要活着,像我这样没人要、没人疼的孩子,活着又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不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她还经常逃学旷课,甚至无理取闹,把自己的委屈发泄在其他同学身上。对于她犯下的各种错误,老师们并没有对她大训特训,而是苦口婆心的教育,耐心细致地开导;多次和她谈对生活的理解、谈生命的价值;多次给她买营养品和衣服,还悄悄地给她垫付学费、生活费。渐渐地,康晴脸上的阳光多了起来,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了。她找到老师说:“我一定要为年级做出贡献!”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主动承担了八年级组办公室的卫生,在她的精心打扫下,八年级组的办公室每天都特别干净和舒适。随后,她在日记中写道:“亲爱的老师们,千言万语也说不尽我对你们的感激,若不是你们的关爱,我恐怕是破罐子破摔,早就辍学了;若不是你们在我迷茫时给我指引方向,在我犯错时不厌其烦地教育我,也许我已经去找爸爸了。老师们,是你们给我了我学习的动力,给了我生活的勇气,给了我进取的力量……”
这种“坏”学生变好的事例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听多了也许我们会一笑而过,但当你静下心来仔细感悟,你会发现,爱能清除悲伤的瓦砾,推倒绝望的断壁,也能点燃希望的灯。
“刘老师,胡昂辉又迟到了。”周五的早晨,蛇形中学C141负责班里考勤的值日班长气冲冲的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非常生气的念叨:“嗨,怎么又是他……这一周的辛苦又白费了,临到周末了还给班级抹黑。”就是这位大家公认的“健忘生”不仅隔三差五地迟到,还经常丢了这科的导学案或是忘了做课前准备。难道他真是个不通情理的学生吗?难道他就无可救药了吗?作为年级组长的我决定给班主任布置一项特殊的任务,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法帮助胡昂辉同学克服健忘这个大毛病。班主任先后请来了他的父母给他们出谋划策,借助他们的力量时刻提醒、忠告孩子。如:在床边张贴小字条、在写字台上放一个提示板等。在学校,班主任和我担起了检查胡昂辉记事本的任务,并不时的在他的文具盒、小水壶上放上重要的提示语。随着工作细致入微的展开,渐渐地班主任再也听不到考勤员提起胡昂辉的名字,再也看不到其家长来校送书本的身影。前不久,他递给班主任一张纸条,上面清晰工整地写着:“记事本放手边,随写随记在心间;写字台好清理,带的东西放上去;提示板挂门边,再次确认别忘记。”随后,他激动地对老师说:“老师,您知道吗?它现在可是我的大法宝,自从有了它,我再也不忘事了,我爸妈说这都是老师的功劳啊!老师,谢谢你们!”
冰心曾经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爱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收获。是啊,爱是可以收获的,只要我们对孩子付出了真诚的爱,就一定可以点燃希望的灯。
只要心中那盏爱的心灯亮着,走到哪里不是光明?倘若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心中点亮一盏爱的心灯,既照亮了别人,又照亮了自己,那么这个世界就一定会充满阳光和温暖。“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爱”,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在德育工作这个大舞台上,我一直在努力用爱去读懂他们,并要求全校的老师们友善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努力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们的生命融合在一起,和他们一起在心中点亮爱的心灯。(彭运良 朱镇完 彭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