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乡村市场
苏州“刀鱼季”几多欢喜几多愁
时间:2015-03-20 00:37:28来源:作者:刘毅

与往年一样,今年长江苏州段的刀鱼特许捕捞从3月1日开始,到4月20日结束,“刀鱼季”总共历时51天。

鲥鱼、河豚、刀鱼被誉为“长江三鲜”,目前长江野生鲥鱼和河豚近乎绝迹,仅有野生江刀还能偶现餐桌。今年立春早,开捕前后的气候条件,让已经在长江打了40年鱼的张家港市永联渔业队队长沈国华很乐观,他认为会迎来一个“丰收季”。进江捕鱼第一天的“开门红”,也着实让58岁的沈国华惊喜过望:“一条船就捞上来近3斤刀鱼,最大的一条快半斤了,其余的都是二三两。”然而,这样的惊喜终究还是昙花一现,接下来的这几天,降温、降雨等不利因素的出现,刀鱼在长江里突然就变得踪影难觅,“一条船出去一天一夜,也就能捕到一二条刀鱼,基本上是在二三两之间。”沈国华一脸忧虑。不过,据苏州市渔政监督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长江水温较低,预计长江刀鱼渔汛将出现在4月。据了解,张家港今年共有60张特许捕捞证,比去年少了4张。

沈国华介绍,去年1.8两以上的江刀,每斤的价格要超过4000元,而今年的价格下降了不少,基本上在每斤3000元左右。价格下降,产量又上不来,这让沈国华感到很吃力,“现在起空网的次数越来越多,而捕捞成本却逐年上升,不少船只能选择泊岸‘晒网’。”沈国华介绍说,现在的船都是机械船,一般都要雇用六七个船工,出江一趟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如果一条刀鱼都捕不上,得亏不少钱,“我们就第一天赚了钱,后面几天都在亏。”

张家港当地的酒店,由于近几天捕捞量实在太少,目前的刀鱼消费数量极少,几乎都要提前预订,有的酒店至今还没有出现过刀鱼消费。而在当地农贸市场上,外地“湖刀”则随处可见,“基本上以浙江的为主,春节前就陆续上市了。”在张家港市第一集贸市场,一位老板介绍说。二两规格的“湖刀”一般售价每斤300元-400元不等,与真正江刀相比,价格可谓是相当“接地气”。

今年苏州全市共发放刀鱼特许捕捞证73张,较去年减少了7张,一证一船。其中,张家港发放了60张,常熟发放了13张。据苏州市渔政监督支队副支队长尹维介绍,近年来,刀鱼特许捕捞证发放呈递减趋势。一方面,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渔民安置的力度,从事捕捞的渔民越来越少;另一方面,长江深水航道工程的实施影响了渔业作业,渔船也越来越少。

在开捕期间,所有刀鱼捕捞渔船必须持证捕捞,网具严格限定为网目4厘米以上单层刺网。渔政部门将进一步强化执法巡查,对无证违捕、渔具不达标、在规定期限以外捕捞的将严厉查处。

长江江苏段是刀鱼的主要产区,刀鱼洄游至此,鱼体所含盐分逐渐淡化,加之性腺开始加速发育,味道最肥美。其中,苏州占江苏总捕捞量的25%。“近年来,刀鱼捕捞总量越来越少,规格也普遍偏小。”尹维介绍说,过去刀鱼一条半斤一点也不稀奇,现在二两以上就很不错了。2013年是近5年来收成最好的一年,规格在二两以上的刀鱼占到捕捞总量的60%以上。2014年规格在二两以上的刀鱼还不到半数。

总体来说,长江渔业资源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从大环境来看,长江水体受到污染,生态环境恶化。水利工程建设直接改变了长江下游水文特征,影响了下游生物以及江豚等鱼类的洄游。沿江码头建设密集,可供鱼类栖息的滩涂、湿地减少,挤占了长江鱼类的生存空间。

据设在苏州的长江渔业资源监测网统计显示,刀鱼产量最高峰一般在4月到5月,而这一时段恰巧是禁捕期。设定刀鱼捕捞期限正是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渔业资源。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