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现有农民240万,2005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有172.37万,覆盖率为71.65%。江门市提出,到2006年,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覆盖率要达到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2年实行以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无疑成为一项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但目前江门市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仍然面临人均筹资额低、保障水平低等困难,为此,市卫生部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的解决方案。
以保大病、保住院为主
2002年江门市开始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不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保大病、保住院为主,同时兼顾门诊优惠。具体做法是,农民每人每年交10元或者以上,在生病住院的时候,就可以享受报销住院费的优惠。根据下辖三区四市自身的经济条件不同,报销封顶金额也有所不同,其中台山最高3500元封顶,恩平最低2000元封顶。另外,在开平、台山、鹤山等地,农民因小病到村卫生室或镇卫生院看门诊,可以免挂号费,做B超、X光等辅助检查,可以优惠部分费用。
据统计,今年1-10月,江门市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助人数为44913人,补助金额为4786万元;其中有192人得到住院特困救助,救助金额达457881元;享受门诊优惠65.46万人,优惠金额79.1万元。另外还有18万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享受了免费体检。
未建立长效筹资机制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年来,江门市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珠三角其他地区相比,江门市仍属低水平的农村合作医疗。首先,尚未建立一个长效的筹资机制。江门市本级财政的扶持资金虽已到位,但是个别市两级财政的扶持资金未能足额落实。在一些贫困地区,发动群众缴款也是相当困难的,长效的筹资机制难以建立。其次,人均筹资额低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按照全国和省的要求,农民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人均标准是50元以上,但江门市目前人均筹资额仅有30元。再次,个别地方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偏低。珠三角大部分地区的住院补偿封顶线达到10000元,但是江门市有的地方却只有2000元,没有达到省里定的3000元以上的标准,影响了农民参加的积极性。
医疗基金由县级统筹
按照全国和省的要求,农民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人均标准要达到50元以上,住院补偿封顶线要达到6000元以上。要拓宽筹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对农村特困群众开展慈善医疗救助活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情况要列入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内容,接受村民的监督。合作医疗的基金由县级统筹,专户存储,统一管理,封闭运行。为了达到这一系列要求,江门市深入调查研究,明确了接下来的三项重点工作。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