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2日,鹤山桃源镇村民李某因病住进了江门市中心医院。经过治疗,7天后李某康复出院,20042月16日他就从桃源镇报销到908.70元。虽然金额不高,但对于年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这已经不是小数目了。
李某是桃源镇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以来首位受益的农民,也是鹤山市农民从农村合作医疗中受益的众多农民之一。以去年为例,鹤山参保人数为189206人,参保率为77.9%,共筹集资金总额为571.23万元;全年累计住院报销5344人次,占参保人数的2.82%;报销补偿总金额604.88万元,占参保筹集总金额的105.89%。
实现零的突破
早在2001年,江门五邑其他市都已经组织了部分农村群众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只有鹤山还是空白。鹤山在2002年才着手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2002上半年,鹤山从镇到市都成立了工作领导组,选择以点带面工作形式,把址山和雅瑶两个镇作为试点,然后再将试点工作铺开到鹤山市11个镇,同时还规划30个村委会作为试点村。
由于工作措施得力,鹤山农村合作医疗开局良好。2003年4月15日,江门市农业局专门在鹤山市云乡镇召开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现场会,肯定了鹤山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成绩。
迎难而上创佳绩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虽然实现零的突破,但到2003年8月为止,鹤山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只占当时农村人口的19%。鹤山市卫生局在重新接手农村合作医疗后,根据鹤山当时的实际情况和有关部门的调研结果,总结出鹤山农村合作医疗要迅速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障碍,于2003年11月25日出台《鹤山市2004-2005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江门市政府从2003年开始,市县(市区)、镇财政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给以每年每人共12元的扶持,由江门市财政出4元、各个市区财政出4元、各镇财政出4元的原则,加上农民自己的出资,形成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目前,鹤山的人均筹资额已由2003年的25元提高到今年的40元,最高补贴封顶线由2000元提高到4000元,参保率由19%提高到85.1%,卫生院扶持门诊报销人数由2004年的28172人增加到127265人,报销金额共28.5万元,受益人数由3%提高到70%。鹤山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总额、个人缴费标准、政府扶持资金、人均报销金额、年度封顶限额等综合指标达到省市要求,2005年4月顺利通过了基金清库、核定参保人数和农村合作医疗示范市的综合评估,以96分的成绩位居江门首位。
被确定为试点市
2004年底,由于农村合作医疗成绩突出,鹤山被确定为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市和广东省农村合作医疗示范市。确定为试点市之后,鹤山开始把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研究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并开展组织专题研究,在原来政策的基础上,逐年调整完善实施方案。
为缓解困难群众因病返贫的问题,鹤山农村合作医疗在对大病、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家庭,在正常报销后再给予一定数额的医疗救助。目前,已发放大额医疗救助基金人数64人,救助金额共18.95万元。同时,为解决以往合作医疗中存在的受益率低、农民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鹤山将门诊检查治疗费优惠30%纳入了合作医疗的范畴,在保障大病医疗补偿的前提下,对参合群众每年一次体检及建档、农村妇女妇科检查等保健服务全部免费。去年8月10日,在鹤山市、镇两级的协调组织下,鹤山18万农民免费体检计划正式启动,即凡2004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且当年从未享受过住院报销和门诊减免的农民,从当天起至下月30日,都可以在户口所在地的镇级卫生院免费体检一次,体检项目包括甲状腺、心肺听诊、身高、体重等共计38项。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在近日鹤山市卫生局制定的鹤山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在2006年年底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完善市办模式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鹤山市卫生部门负责人认为,农村合作医疗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对于我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又由于有了前几年的基础,目前鹤山广大农民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反应积极,踊跃参加,总体形势相当好,相信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据1月24日《江门日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