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地方举措
省农合办举办农村合作医疗培训班
时间:2009-10-23 16:15:3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314,省农合办在广州举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班,学习有关政策,交流经验,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参加学习的有各市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负责人和试点县卫生局主管副局长、合医办主任。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黄小玲到培训班作了题为《把提高水平放在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首位》的讲话。

黄小玲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的重要决策。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作为民心工程来抓,省人大、省政协也通过议案、提案进行推动。经过几年努力,2005年我省各地已经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50.5%,村覆盖率达到94.5%,全省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支付超过10亿元。据统计,全省参加2006年度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人口达到了3060万人,参合率达到了61%,实现了预定的发展目标。

黄小玲说:根据国务院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要达到50元以上。省委、省政府已决定从2006年起,将省财政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从人均10元提高到25元。在我省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要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水平和质量,要把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心真正落实实际工作中去,把增加的资金实实在在用到农民群众的医疗保障上去。这是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黄小玲就如何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水平和质量提出了如下意见:

一、增加投入,进一步提高筹资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要达到50元以上,各级财政扶持资金达到40元以上。从2006年起,省财政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扶持资金由每人10元提高到25元,接受省扶持的地方也要增加财政投入。各地要积极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抓好财政扶持资金按时到位,使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和财政扶持合作医疗工作制度化,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证。

二、调整方案,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在各级财政提高扶持标准后,各市、县(区)要立即调整方案,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要坚持以保大病为主、适当兼顾受益面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封顶线应达到6000元以上,并逐步达到1万元以上。各地一定要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用好、用足,把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最大限度用在农民群众身上,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三、完善制度,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各市、县(区)要认真检查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否已经按照规定,以县为单位实行专户存储,统一管理,封闭运行。要以基金管理为重点,抓好制度建设,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健全基金管理、补偿支付、检查监督等制度。合作医疗补偿情况要定期公布。各级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机构和人员要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执行操作程序,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

四、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水平

各地要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把农村基层卫生建设与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结合起来,把加强医疗监管与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机制结合起来。要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服务水平,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镇、县。要建立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降低医疗成本,纠正滥检查、滥用药、滥收费等不正当医疗行为。要继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补偿制度,探索在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办理合作医疗补偿支付的办法。

五、增强经办能力建设,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整体工作水平

首先要解决好人员配备和工作经费等问题,做到有人办事,有能力办事。各级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和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各市、县()加强合作医疗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推进管理软件的应用,利用信息网络提高工作效率,尽快实现网上审核报销,切实提高效能。

省农合办有关负责人将就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关问题作学习辅导。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