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工作简讯
第7期( 总第47期)
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 2006年6月
本 期 目 录
农卫司召开东部地区新农合座谈会
青海完成全省新农合制度运行效果评估分析报告
湖南举办首届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招聘会
湖北钟祥努力实现新农合与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机结合
贵州息烽积极探索农村医疗保障新机制
安徽金寨为外出农民工参合与补偿建立绿色通道
各地信息摘编
农卫司召开东部地区新农合座谈会
为加强东部省份间的工作交流,研究讨论试点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东部地区新农合工作的开展,2006年5月26~28日,卫生部农卫司在江苏省昆山市召开了东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座谈会。
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等东部9个省(市)卫生厅局和各省推荐的9个试点县(市)的代表,卫生部农卫司、规财司相关人员,卫生部新农合技术指导组部分专家共4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江苏省卫生厅主管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与会各省(市)、试点县(市、区)代表分别报告了本地新农合工作的总体运行情况,突出介绍了运行情况,取得的成效、特色经验和做法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技术指导组有关专家对各地的报告进行了分析点评,并引导与会代表就新农合管理模式、统筹层次、补偿方案的设计、正确引导参合农民充分利用基层卫生服务资源、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规范医院医疗行为和加快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代表们还现场考察了昆山市和常熟市的合作医疗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与会人员普遍认为此次座谈会通过讨论和经验交流,开阔了思路,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东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青海完成全省新农合制度运行效果评估分析报告
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改进工作,青海省卫生厅印发了《2005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评估分析报告》,要求各地进行年度运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加强管理,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报告》全面总结分析了青海省新农合工作的运行效果和特点。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省农村牧区。在总结第一、二批19个试点县的基础上,2005年7月把民和等13个县(市)纳入试点,2005年11月又在剩余的7个县启动了试点工作。二是农牧民参合率稳中有升。2005年底,全省39个县(市)应参合人数为329.8万人,实际参加286.7万人,参合率为86.9%。其中,第一、二批试点县参合164.37万人,参合率达90.3%,比2004年同比提高了0.95%。三是特困人口继续保持100%参合率。2005年,各试点地区全部建立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特困户的参合金由民政部门特困人口救助基金代缴,全省共有22.75万名特困人口参加新农合。四是参合农牧民受益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即总受益率、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受益率均有较大的提高。五是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基本平衡。即大病统筹基金、家庭账户基金及医疗救助基金收支基本平衡。五是农牧区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加。第一、二批19个县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住院人次和业务收入继续呈增长趋势。六是农牧民健康意识增强。试点县农牧民应就诊而未就诊率平均由2002年的58.8%下降到现在的41.0%,下降了17.8个百分点,农牧民“小病拖、大病抗”的现象明显改善。七是农牧民对新农合的满意率不断提高。目前,对新农合的满意率平均达93.4%,农牧民愿意继续参合的比例达98.0%。
(根据青海省卫生厅文件摘编)
湖南举办首届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招聘会
招聘会吸引了近2000名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前来应聘,供需双方在现场初步达成签约意向的达到了70%。这次招聘会为有志去农村工作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就业平台,同时也为乡镇卫生院招贤纳士拓宽了渠道,供需双方对这次招聘会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参加招聘会的县卫生行政部门认为,这是目前形势下解决乡镇卫生院技术骨干奇缺,改善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结构的重要手段。
湖南省卫生厅计划每年举办一次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招聘会,同时在湖南卫生人才网上开辟乡镇卫生院专栏,介绍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并提供招聘信息,为乡镇卫生院和有志到农村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构筑一个互动平台。
(湖南省卫生厅)
湖北钟祥努力实现新农合与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机结合
在新农合试点工作中,湖北省钟祥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加强与民政部门的协调,开展“以大病医疗救助为主,以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优惠服务、资助特困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补充的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有机结合。
钟祥市的主要做法,一是资助五保户、农村特困救助对象和特困优抚对象等贫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是对因患大病住院,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然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医疗救助;三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中遴选出医疗救助定点医院,由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对城乡医疗救助对象医疗费用给予优惠或减免。2005年仅钟祥市人民医院就为特困救助对象减免医药费用10多万元,单人次最高减免8000多元。为了进一步方便贫困农民,钟祥市在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实行“三办合一”的管理模式,即把城镇医保、合作医疗、医疗救助集中在一个科室运作,确保农村贫困群众在定点医院就医时可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医疗救助、医药费用减免“一步到位”。
2006年1月至4月,钟祥市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机结合,使农村贫困群众次均住院补助达到5120元,救助对象住院的平均报销比例达到65%,平均个人支付比例仅为35%。
(湖北省卫生厅)
安徽金寨为外出农民工参合与补偿建立绿色通道
安徽省金寨县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积极探索便民措施,创新服务手段,为外出农民工营造一个参合与补偿的宽松环境。
首先,创新参合方式。对举家外出农民工建立“三个渠道”,一是以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名义,向他们寄送一封公开信,宣传有关政策,动员他们主动参合;二是通过外出农民工的亲朋好友与他们联系,委托亲朋好友代为参合;三是村委会以电话形式与他们联系,告之参合的权利与义务,征得本人同意,代为办理参合。经过乡村两级深入细致的工作,全县外出农民工的参合率达87%,有效地解决了外出农民工参合难的问题。
其次,简化报销程序。围绕“减少环节、简化程序、方便群众、减轻负担”的要求,紧扣与群众直接接触的环节,不断加以改善,对外出农民工的补偿建立“三个通道”,一是患者本人利用返乡或探亲的机会,直接到县合管中心办理补偿;二是委托亲朋好友代为到县合管中心办理补偿;三是委托原籍地的定点医疗机构结报员代理补偿。这三个通道的建立,极大地便利了外出农民工,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报销难的问题,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参合的积极性,增强了新农合的吸引力。
(摘自《安徽农村卫生与合作医疗简讯》第四期)
各 地 信 息 摘 编
●浙江下发《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 为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用药行为,切实保证广大农村的医疗安全,经过广泛调研和反复论证,浙江省卫生厅于近日下发了《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试行)》,并于
●江西建立设区市新农合经办机构考评方案 为落实新农合分级管理的要求,推动设区市新农合经办机构切实履行职责,江西省制定了《江西省设区市新农合经办机构考评方案》。《方案》通过考评设区市经办机构以及其所辖县(市、区)新农合的工作,督促各地落实相关政策,提高经办机构管理能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新农合运行机制,加快新农合制度建设步伐。其考评对象是各设区市新农合经办机构,采取自评与省合医办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自评工作每年11月底结合年终工作总结进行,自评结果于每年12月1日前报省合医办,省合医办进行综合评定。考评活动要注重绩效,考评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基金监管、督查与指导、信息管理和宣传培训5个方面,并按照《江西省设区市新农合经办机构考评标注》进行考评。
●陕西举办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班 为了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增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陕西省卫生厅印发关于《举办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班的通知》。《通知》要求全省1622个建制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参加,并以农村卫生基本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政策、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和作用、与乡镇卫生院有关的法律、法规与医疗纠纷的预防处理等为培训内容。此次培训共分8期,从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