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2006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良好
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 2006年,云浮市不断探索、改革创新,进一步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扎实开展宣传发动、资金管理、日常补偿业务、信息公开等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以及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06年,我市双档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荣获“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在《人民日报》一篇题为《云浮破解农民看病难》的文章上作了重要批示:“云浮市不断探索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破解农民看病难的经验很好,应在全省推广。同时,还要继续探索创新。”2006年4月,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雷于蓝副省长充分肯定了我市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做法。2006年度我市合作医疗具体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一、合作医疗成效显著
(一)参合率高。2006年度,全市参加合作医疗163.9万人,参合率91.1%,比上年增加8.2个百分点,比省的要求高出31.1个百分点。其中参合2档147.1万人,覆盖率81.8%,比上年增加17.6万人,增长13.6%。
(二)宣传发动工作进度快、效果好。2005年10月,市政府及早部署2006年度合作医疗宣传发动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把这项 “民心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制。镇(街)、村的同志们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发动群众踊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仅用50天,就全面完成了2006年度合作医疗宣传发动工作目标任务,各县(市、区)参合率都在90%以上。
(三)足额、及时落实财政补助资金。财政扶持资金落实与否关系到合作医疗制度能否健康发展。全市各级政府对这一问题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高度重视财政扶持资金的落实。市级财政扶持资金已于今年6月28日全部下达,总金额为638.8万元,比上年增加105.2万元,增长19.7%。到
(四)着力推进即时补偿工作。2005年7月,根据市领导的指示,我市在云城区开展了合作医疗即时补偿试点工作,参加合作医疗对象因病住院,出院时可在定点医院获得即时补偿。由于手续简便,补偿迅速,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2006年,市委、市政府加大力度,全面推行即时补偿工作。云安县和郁南县在2006年1月、罗定市在2006年11月全面开展了即时补偿工作,新兴县于2006年6月在天堂镇开展即时补偿试点,定于2007年全面开展该项工作。2006年,全市共对5274人次进行了即时补偿,金额451.29万元。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可操作性较强,大大方便了群众,对帮助困难群众住院治病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五)抓好制度创新工作。一是双档同步推进。从
(六)抓好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加强合作医疗监管,提高工作效率, 2006年我市全面开展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我市新兴县是省的首批合作医疗信息化试点县,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于2006年4月已全面投入使用。其它县(市、区)属省第一批信息化建设单位,从2005年底我市即着手抓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配置电脑、打印机、管理软件、安装宽带互联网、人口资料录入、参合人员收费登记等工作,信息化建设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 2007年我市将全面实行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
二、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一)合作医疗基金。2006年,全市共应筹集合作医疗基金9208.2964万元,比上年增加3299.3012万元,增长55.8%。其中,个人缴纳2374.6075万元,中央财政补助294.69万元,省财政补贴4097.665万元(已到帐3507.119万元,未到帐590.546万元),市财政补贴638.828万元,县级财政补贴1735.7634万元,其他渠道筹集66.7425万元。2006年,全市合作医疗基金支出7410.74万元。其中, 56731人次获得了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补偿金额7338.87万元,比上年增加14037人次和1846.21万元,增长32.9%和33.6%;减免门诊挂号费支出71.87万元。当年资金收支对比结余1797.5564万元,资金使用率80.5%。其中,资金使用率较好的有新兴县88.4%和郁南县87.5%,其次是罗定市79.3%,资金使用率较低的是云安县68.4%和云城区70.02%。虽然我市统一了合作医疗补偿范围和标准,但各地资金使用率仍产生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各地对合作医疗的补助范围和除外责任的理解不同,人为增加不可报销项目,造成实际报销比例产生差异造成的。
(二)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2006年,全市共筹集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258.8621万元。其中,省财政拨付210.51万元,县财政拨付36.0101万元,其它渠道筹集12.342万元。2006年,全市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支出227.7165万元。其中,获得合作医疗救助848人次,支出金额179.928万元;资助五保、低保、特困以及2006年受台风影响全倒户等弱势群体参加合作医疗,减免人数31970人,支出金额47.7885万元。当年资金使用率88%。
三、抓好合作医疗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领导高度重视,把合作医疗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把这项工作列为农村的中心工作和建设“和谐云浮”的一项民心工程推进,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抓。
(二)落实责任制,确保工作到位。各地把合作医疗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和民心工程,把合作医疗宣传发动工作列入镇、村干部职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集体包村制,挂村委会的镇领导班子成员任组长,驻村的镇干部、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为成员,共同负责该村的合作医疗宣传发动、缴费、开票和登记入册等工作。二是任务到人制,也就是任务到镇、村干部个人,镇干部在全镇范围内、村干部在全村范围内做好宣传和发动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工作。从执行效果看,实行集体包村制的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战斗力强,效果较好,大部分都能按时完成任务。
(三)抓好政策和受惠典型的宣传,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各地切实加大合作医疗宣传力度,大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市及各县(市、区)电视台每晚播放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各镇充分利用宣传媒体,抓好政策和受惠农民典型事例的宣传。镇、村干部起早摸黑进村入户派发宣传资料,向农民讲事实、算细帐。同时,各镇将今年以来合作医疗收支情况和农民受益情况,在镇、村委会、村民小组张榜公布,扩大宣传面。各地还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的宣传:一是宣传即时赔付,增强合作医疗吸引力。二是宣传积分制,激励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各地通过对积分制的重点宣传,使群众清楚了解连续参加合作医疗的好处,有力地激发了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的热情。
(四)认真执行相关的政策措施,确保群众得到实惠。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据统计,2006年度,民政部门共从医疗救助金出资778510元、卫生部门从合作医疗救助金中安排资金144510元,资助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参加合作医疗。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从集体资金中出资2758353元为村民缴费参加合作医疗。二是落实利民便民措施。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多项让利群众的措施,如上门登记缴费、免收参加合作医疗人员的就诊挂号费、缩短办理报销时间等,使农民切实体会到合作医疗的好处,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加合作医疗。三是不断规范合作医疗补助业务。各镇把参加合作医疗的手续和报销制度、程序、报销范围、报销比例等相关制度张贴上墙,定期向社会公开合作医疗资金的具体收支和使用情况,让群众清楚明白。同时,在为农民办理合作医疗报销手续时,力求做到快捷、公开、透明,每一起补助必须在村委会公示5天,核实无误再到镇合医部门办理,整个办理程序必须在1个月内完成,并将补助金发放到受益者手中。其中,新兴县已做到当天即可为群众办理完合作医疗补偿手续,并把补偿金发放到群众手中。
(五)部门配合联动,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在合作医疗宣传发动和缴费工作中,各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各级卫生、宣传、民政、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主动做好工作。如,卫生部门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做好合作医疗补助业务工作,经常到镇(街)、村督促指导工作;财政部门千方百计确保财政扶持资金的落实、收费发票的供应及加强资金的管理;民政部门认真核实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的人数,并划拨资金为他们出资参加合作医疗;宣传部门认真组织电视台、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多次专题宣传报道合作医疗,并每天反复多次宣传合作医疗的标语,等等。
(六)加强机构建设,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任组长、市直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定编3名。各县(市、区)和镇(街)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设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县级合医办共有编制14名;各镇(街)设合医办主任1名,专职人员 1-2名、兼职人员3-4名。此外,各村委会也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日常工作由村委会文书负责。全市上下形成了市、县、镇、村四级管理网络,为推进合作医疗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职能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分批参加了省、市和县(市、区)举办的业务培训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七)规范资金管理。各级严格执行《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和《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基金会计核算办法》,有关资金一律在县级财政开设专户,资金监管由财政部门负责,账册管理由合医办负责。基金专款专用,收支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今年3月,省审计部门对我市合作医疗资金进行了一次专项审计,结果令人满意,对我市的资金管理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他们认为我市各县(市、区)合作医疗基金能做到专户、专账管理,钱、账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收支清楚,手续完备,会计资料和账目清晰,管理规范,符合资金管理要求。
(八)加强督查,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为确保合作医疗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2006年度市政府组织了5次专项督查,并通报了工作情况,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分赴各县(市、区)核实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等情况,各县(市、区)也结合实际对各阶段工作进行了督查。市、县两级的督查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
(九)改进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各地坚持以人为本,准确、及时办理住院医疗费补偿手续,以优质服务取信于民。首先,把参加合作医疗的手续和补偿制度张贴上墙,让群众清楚明白。其次,在办理补偿手续时,力求做到快捷、公开、透明。同时,加快合作医疗信息化进程,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如新兴县实施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使补偿办理过程从原来的20分钟缩短到3分钟,大大方便了群众。各镇每天补偿情况通过互联网实时传送到省、市、县合医办,有利于对合作医疗资金的监管,有效地防止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云浮市卫生局
二OO七年一月十七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