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地方举措
新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见成效
时间:2009-10-23 16:18:2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贝宜可

据统计,至20061231止,新兴县参加2007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34063人,覆盖率98.45%,比去年增加6.81个百分点,比市下达的覆盖率目标高出8.45个百分点,覆盖率居全市之首。2006年,全县共有9568()获得合作医疗补偿,补偿金额1555万元,有181()获得合作医疗救助基金救助,救助金额73.5万元。新兴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新兴县高度重视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该县分别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监督委员会,形成了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监督机构。同时,在县卫生局专门设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各镇、村也设立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全县形成了县、镇、村三级管理网络,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扎实推进。
二、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切实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力度,大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一是县、镇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以及宣传车、墙报专栏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意义,让群众了解参加合作医疗的好处。二是组织镇、村、组干部进村入户派发宣传资料,向农民讲事实、算细账,宣传参加合作医疗的好处,提高群众投资健康的意识。三是将受惠农民的典型事例制作成电视专题,并在有线电视台予以宣传。通过受惠人员的现身说法,让广大群众从身边的实际事例中感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投资意识,引导和动员广大农民积极自觉参加合作医疗。由于工作做得早、做的足、做得细,该县2007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
三、
严格管理,规范运作。

该县按照基金封闭运行的要求,抓好了四方面工作:一是抓规范运行。按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原则,制定《新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建立专户管理制度,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切实做到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各镇严格执行费用结报程序,统一受理辖区群众的医疗费用补偿申请,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办理报批手续。二是抓基金监管。进一步完善不定期检查、定期报告、年度审计制度,严格落实合作医疗三公开,即合作医疗章程制度公开,参合农户名册公开,合作医疗资金使用公开,健全县、镇、村三级公示栏和实施定期公示制度。三是抓信息化管理。该县2004年被确定为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试点县20057月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四是抓医疗费用控制。实行合作医疗定点机构准入和年度考核制度,重点抓好镇卫生院住院管理,突出抓好住院规范、诊治规范、出院规范和用药目录规范四个重点环节。
四、
以人为本,便民利民。

一是优化补偿内容。该县将农村合作医疗重新设置l档和2档两个独立档次,大幅度提高补偿上限:l档年累计补偿上限从2000元提高到6000元,2档年累计补偿上限从1.2万元提高到3万元。统一实施积分制,提高补助金额,具体办法为:参加合作医疗1—2年的,享受住院补助比例50%;连续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5年的,住院补助比例提高到52%;连续参合6年及以上的,住院补助比例提高到55%。二是实施即时赔付。认真制定实施方案,与有关医院达成协议,从200661,正式实施合作医疗即时赔付。三是完善救助机制。重点抓好大病医疗救助和五保、低保人员的医疗救助。同时,认真开展广东省红十字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基金示范县试点工作,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出台了工作方案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扎实推进该项工作的开展。
主要成效表现在:一是参合农民得实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启动以来,该县参合农民住院补偿21000多人(次),补偿金额达2800多万元,有力的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二是党和政府得民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等实际问题,拉近了干群关系,密切了党群关系。三是卫生事业得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制度,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完善服务环境、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服务设施,为参合农民提供质优、价廉、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医疗市场,强化了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网建设,农村卫生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推动全县卫生事业的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