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农村合作医疗奏出和谐四步曲
——覆盖率98.45%,居全市之首
新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自2004年启动以来,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调、农民自愿的原则,紧紧围绕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可持续发展,奏出和谐四步曲。2007年,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3.4万人,覆盖率98.45%,覆盖率居云浮市之首。近日,该县被国家卫生部、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等八部委评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试点县”。
内铺“高速路”
一是健全机构,完善机制。狠抓合作医疗组织机构、工作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建设,建立起县、镇、村三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网络。二是积极引导,广泛宣传。实行县、镇、村、组党员干部四个轮子一齐转,逐村逐户上门,对农户进行宣传发动和入户登记,每年仅派发到农户的宣传单张达10万多份。三是抓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该县在2004年被确定为“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试点县”,按照“统一平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和数据挖掘”的目标要求,加大投入、增加设备、培训人员、采集人口资料、录入数据,于2005年7月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
外架“连心桥”
该县按照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合理补偿的原则,实施分档补偿制度,积极推行合作医疗救助制度,重点抓好大病医疗求助和对五保、低保人员的医疗救助。2006年,该县有181人(次)获得合作医疗救助基金救助,救助金额73.5万元,被省红十字会评为“广东省红十字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基金示范县”。住院补偿实行“一站式”服务。各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两个窗口”,一个窗口办理正常的出院结算手续,另一个窗口办理正常的出院结算手续,确保农民群众快捷领到补偿金额。2006年,该县共有9568人(次)获得合作医疗补偿,补偿金额1555万元。
编织“监督网”
实行专户管理制度,做到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基金监管严格落实“三公开”,即合作医疗章程制度公开、参合农户名册公开、合作医疗资金使用公开。不断完善不定期检查定期报告、年度审计制度,保证了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和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该县财政部门、合管办随时审核监督运行医疗基金情况,保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正常运转。
常念“紧箍咒”
该县实行合作医疗定点机构准入和年度考核制度,突出抓好“住院规范、诊治规范、出院规范和用药目录规范”四个重点环节。卫生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对合作医疗定点机构进行检查和考核,促进医疗机构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避免随意放宽入院标准、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滥收费、超标准收费等不规范行为。各定点医疗机构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围绕“四查四看”(查病人、看是否人、证相符;查病历、看用药是否符合规定;查服务、手术、检验、药品、材料、看收费是否符合规定)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规范运行,实现参合农民利益最大化。
评论 |
|